“如果我們要跟他們建立長期采購合同,那我們就在這里租個房子當工作室,以后有同事過來出差的時候有落腳點。”
吃了早餐,一行人出了門,直奔供銷社去。
供銷社的經理姓陳,四十多歲,看到吳曉夢他們到訪,特別熱情,“吳經理,你來提前跟我們說一聲,給你們安排條件最好的招待所啊,是我們招待不周,見諒見諒。”
吳曉夢做事情都喜歡直來直往,她笑道“陳經理太客氣了,我們昨晚上到得晚,就近找了個招待所住下了,陳經理,我這次來是想實地看看土豆的產地。”
陳經理怕的就是他們一去不回,沒想到他們不僅回來了,連他們老板都跟著一塊來了,他笑得合不攏嘴。
“沒有問題,今天就可以去。”
“那太好了。”吳曉夢一出門就想朵朵,想趕緊將正事辦了。
他們只有一輛車,坐了五個人已經坐不下了,陳經理是坐的拖拉機,將她們帶到了離縣城沒多遠的農村,這里地勢平坦。
“這里是市溪村,大米,包谷,和土豆紅薯是主要農作物,這里是沙性土壤,非常適合土豆生長,這里種出來的土豆個頭大,煮熟之后是脆的,炒土豆絲好吃。”
宋章說道“我們經過試驗,發現含水量低,淀粉含量低的土豆做出來的薯片更薯脆,顏色鮮亮。”
大方縣的土豆不好銷售,可能是因為這里的土豆含水量低,含糖量也低,煮熟之后的土豆不軟糯,而人們吃土豆都喜歡吃軟糯的,陳經理他們也是今年才發現這個問題,原本都打算要換個品種種,沒想到東南公司會找上門來。
市溪村被河環繞,過去要經過一座鐵索橋。
剛好碰上莊稼人挖土豆,土壤干燥,挖出來的土豆是非常干凈的,幾乎沒什么泥土,一溝溝的土豆躺在地里,個頭也不算特別大,做薯片土豆個頭需要勻稱,不能太大。他們訂購的生產線有清洗、去皮,切片,油炸,裝袋這幾個環節,但也不是全自動化,具體的要等生產線到了,安裝上了才能知道。
吳曉夢拿著土豆對陳經理說道“我們需要的土豆大概就是這么大,個頭太小的不要,太大的也不行,而且,品種不能換,我們定了哪種品種,你們供應給我們的就是哪種。”
陳經理笑道“這是自然。”
肖華他們做過調研,現在市場上,土豆兩分錢一斤,比大米便宜一些,如果他們大批量的從原產地采購,價格肯定會更加優惠。
陳經理大概是經常來這一塊,跟市溪村的村長相熟,在他們進村的時候,陳經理就請一個村民去請市溪村村長過來,等人來了,他給人介紹了一下吳曉夢他們,笑道“老劉,你趕緊回家殺只雞,做個柴火雞來找到吳經理他們。”
劉村長知道他們的來歷,當然樂意,“行,我殺兩只雞”
吳曉夢沒有拒絕,他們在縣城吃的早餐,那時候還早,大家都沒吃太多,這會兒都快到中午了,大家都有點餓了。
“劉村長,太麻煩你了,別殺雞,炒兩道家常菜就可以了。”
劉村長笑道“要的要的”說完,轉身就急急忙忙地朝家里去了。
吳曉夢他們又去了另外的土豆地看,土豆個頭都差不多,雖然有大有小,但是整體個頭比較勻稱。
到了中午,一行人前往劉村長家吃飯,吳曉夢讓肖華將車上的牛奶面包提上了,這些本來是他們給中午飯準備的,現在中午飯在人家吃了,這些東西就當做是禮品,送給劉村長家。
主要是他們一開始也沒有計劃要在村民家吃飯,所以沒有另外準備禮品。
劉村長家肉眼可見比別的村民家條件要好上一些,村里還有不少土坯房,村長家是木房,但是看得出來也有不少年頭了。家里沒有做硬化,還是土坯地,廚但是看得出來這家人非常愛整潔,家里干干凈凈的,養了不少雞,地上一坨雞屎都看不見。
這也是九十年代初農村的普遍面貌,馬路沒有通向村子內部,他們停在縣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