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廠房修起來,在滬市也算得上是大工廠了。
雖然工地沒有開工,但是有人守,守工地的人也不認識甲方和老板,陸韞提前給工地負責人打了電話,特意交代守工地的工人來給他們開門。
基礎已經做好,墻柱都已經做好,等開年來打板,圍墻圍起來的地方,就是吳曉夢買的土地。
她指著另外一邊跟陸韞說道“那一邊是未征地,也是規劃為工業用地,我們已經跟政府提了申請,優先賣給我們,用來修建宿舍和倉庫。”
陸韞說道“到時候批不下來怎么辦”
吳曉夢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批下來,“政府都要掛牌出售的,如果不能直接批給我們,到時候我也要拍下來,不然地方不夠用。”
“你能有這么多錢”
“想辦法湊吧,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嘛。”吳曉夢倒是不擔心。
她站在大門位置,眺望工地,這一片,未來將成為夢夢食品廠的核心產業,此時還只是呈現出一個雛形。
“付女士跟你們公司聯系沒有你肯定要貸款吧”
陸韞點頭,“是,要貸款,蘇城的盤馬上要清了,我也只掙了一千萬,比想象中要多一些,可能還要貸兩三千萬,才能將這個盤給吃下來。”
兩三千萬,不是兩三千塊,吳曉夢都吃了一驚,這是將全部身家都砸在這上面了啊。
即使吳曉夢知道以后樓市不會下跌,此時也不由得心驚。陸韞的公司要貸款,她的公司也要貸款,夫妻倆幾乎都是全力以赴了。
要是成功還好,要是失敗,他們背負的就是數千萬的貸款。
陸韞臉上卻一點擔憂都看不見,那是一種對自身能力的自信。
吳曉夢的大哥大響了起來,她接起來。
“健華啊,是我,給我拜晚年”
陳健華去年買下了織造廠,大力改革,下半年就投入了生產,事實證明,陳健華確實很有眼光,他引進的先進設備沒白花錢,產能比以前高了數倍不說,印染布匹的花色也豐富了很多,產品賣得很不錯,年尾就開始盈利了。
吳曉夢當時投了三十萬,占了三成股份,年尾雖然盈利,但要回本還早,所以去年也沒有分錢。
陳健華跟她閑聊了幾句就掛了。
陸韞見她笑得這么高興,“怎么了,陳健華說什么了,這么高興呢”
吳曉夢笑道“健華說工廠開始盈利了,說來也是,我好像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呢,這么久了,我開食品廠也沒掙到幾個錢。陳健華有眼光,做什么都掙錢。”
陸韞笑道“你怎么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你買的四合院,四萬塊買的,現在價值百萬呢。”
吳曉夢沒做聲,當時買四合院,是因為她知道這東西會增值,才買的,可不是她投資眼光好。
走的時候,陸韞給守工地的工人發了一包中華,為了看守工地上的設備和材料,工人都沒有回家過年,確實很辛苦。
工人千恩萬謝地送走了他們,吳曉夢問陸韞,“過完大年就可以開始建設了吧大概什么時候能完工”
“順利的話,應該四個月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