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對小張說道“你去睡覺吧,我去睡車上,拿個被子給我就行了。”
吳曉夢說道“車上也沒有什么貴重物品,主要是他們別損壞車就行了,這回被我們打跑了,應該不會再回來了。”
一夜果然平安無事,等到次日清晨,他們才看清楚車門也被撬了,估計那兩人最開始是想撬車門,撬不開,才選擇砸玻璃的。
小張早早地就起來,給他們準備早飯了,似乎知道他們著急趕路。
早餐很簡單,就煮了一些農家粉,這是農家自己做的,吳曉夢覺得口感很好。
吃了飯,吳曉夢要給錢,年輕人怎么都不要,吳曉夢抽出五十塊給他,“這是給你的路費,我們工廠缺人,你拿著路費去蘇城。”
好說歹說,才勸小張收下了錢,他們告別了老人,繼續開車上路。
又開了四個小時,才總算到達了目的地。
一路開車過來,吳曉夢的眉頭已經越皺越緊了,照這樣的路程,不管投資做什么,交通都是一個大問題。
惠水縣,縣城。
如果不是親自來,吳曉夢幾乎要以為這樣的城鎮只會出現在七十年代了,惠水縣縣城非常將破舊,最高的房子也才三四層,沒有高樓,街上的道路也是破破爛爛的,幾乎看不出這是縣城,還以為這只是一個小鎮。
縣里也沒有任何工廠,所有的加工坊都是老百姓自己做的小作坊,都是做農產品加工的,這里也沒有什么經濟作物,勞力外流嚴重,成年人多半都外出打工了。
吳曉夢用大哥大跟縣政府聯系,對方得知他們是對口扶貧企業,態度非常熱情,還表示要來接他們。
吳曉夢他們直接將車開到政府去了,這也是一個三層的小房子,要不是前面立了一個縣政府的牌子,他們幾乎要找不到這個地方。
來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穿著深藍色的中山裝,腳上還穿著一雙布鞋。
“歡迎歡迎,你們是從蘇城來的嗎這一路太辛苦了,快進去休息休息。”
干部也說著普通話,依舊帶著濃重的鄉音。
小李和小馮來過一次了,上次也跟縣政府的人對接過,好了解信息。
這回擺在吳曉夢面前的,也跟他們調研的數據差不多,甚至要更壞,她直觀地感受到了交通的不便。
得知他們開了九個小時的車,干部十分驚訝,“我們尋常去蘇城只需要六個小時啊,你們路上走錯路了嗎”
吳曉夢和肖華對視一眼,難不成真是他們開錯路了
六個小時和九個小時察覺雖然只是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就要解約很大一筆成本。
吳曉夢讓小李拿出地圖,走的時候,為了記路,她還用紅筆畫了走過的位置。
干部接過去一看,笑道“你們走到老路了,現在新路要快不少。”
吳曉夢心想冤枉的同時,也稍微松了一口氣。
干部自我介紹,他姓劉,熱情地給吳曉夢他們安排招待所。
政府的招待所,要比外面的更干凈,也更安全,吳曉夢他們沒有道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