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也不想成為兒女的累贅,說什么都不肯去醫院。
吳曉夢看得揪心,說道“費用我們來出,舅舅,外婆摔倒受傷的時候你就該通知我們,這么在家拖著怎么能行”
聽到費用她來出,舅舅皺著的臉舒展了,“這不是想著你們忙,不想給你們添麻煩嗎”
他們卸了一塊門板,將一床棉被墊在下面,幾個男人將外婆抬到們班上,又抬到車邊,將外婆轉移到了車上。
進城的道路十分顛簸,吳曉夢擔心外婆的腿二次受傷,跟張玉蘭一起坐在邊上扶著。
有治療的機會,老人怎么會不想治療呢,到路上,外婆才跟張玉蘭說,她受傷之后,舅舅舅媽隨便給她煮點稀飯,就打發過去了,根本就沒煮過什么骨頭湯。
養兒防老,然而多數的農村老人在千辛萬苦將孩子養大之后,在七八十歲的階段,還得自己下地種谷,上山砍柴,兒子早就已經成家,拖著一家老小,老人不能成為兒子的負擔。
吳曉夢曾經見過八十多歲,頭發白光的老人跟著兒子兒媳一起下田栽秧,兒媳不滿老人動作慢,一邊栽一邊罵。
吳曉夢心情格外地沉重。
到了醫院,給外婆做了檢查,骨頭粉碎性骨折,無法通過正骨恢復,只能手術。
可外婆已經八十多歲了,做手術也未必能恢復得很好,最后還是選擇了保守治療,只是外婆的腿以后都無法走路了。
送她回鄉下,無疑不會得到很好的照顧,老人在貧窮之中過了這一輩子,臨到老來還無法安享晚年,吳曉夢無法眼睜睜地看著不管,于是跟張玉蘭商量,讓她去跟舅舅他們商量,將老人送到城里的敬老院去,她來出錢。
張玉蘭也無法照料外婆,她還要帶這么幾個孩子,送敬老院是最好的選擇了。
老人一輩子沒去過城市,突然說要去敬老院,心里是抗拒的,可是她同樣知道,回農村兒子兒媳不會高興,她已經是個累贅。
請了護工,又買了新衣服給外婆換上,雖然有護工,張玉蘭不忍讓老母親一個人住在醫院,晚上就在醫院陪護,他們這些小輩明天過來接替。
張玉蘭還說“給你幾個姨媽遞個消息,讓她們來看看外婆。”
姨媽們陸陸續續都去拜年了,也都得知了老人摔斷腿在醫院住院的消息,除了張玉梅,張玉菊和張玉竹面都沒露。
張玉梅也沒法留下照顧母親,她得趕回去照顧孩子,她做這個工作可沒有假期,雖然大的孩子會做飯了,但張玉梅不放心讓他們使用煤氣。
吳曉夢他們本來是打算初三就要走的,外婆這一病,回城的時間就推遲了。她得先去將敬老院的事情聯系好,雖然能富他們也能去聯系,但是將外婆送敬老院的主意是她提出來的,她就得安排好才能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