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寄出去后的第三天,她接到了福爾摩斯的回信。
信里只回了一個好字,下面是十個問題的答案,有的還附贈了解題的過程和思路,以及論證的方法。
蘇葉找到了寫信的樂趣,原來在科技不發達的社會,寫信交流這么有意思。
你仿佛能通過文字,看出寫信人坐在燈光下,認真思考的樣子,以及他在寫這些時的心情。
信里的文字條理分明,講究節奏的敘述,純書面語的工整,一再說明了福爾摩斯是個理性到帶點強迫癥的人。
蘇葉微微一笑,拿起筆寫了第二封信,這次不僅提了問題,還在信里藏了字謎,沒有提示。
這次的回信時間有點長,六天后才到。
信的開頭,福爾摩斯說了他去某郡偵辦一件案子,條理清晰的寫明了偵辦的過程,并羅列了他搜尋到的線索,但沒有說案件的結果。
很明顯,他是想要蘇葉來猜兇手是誰,不,應該是推理出來。
蘇葉花了兩天時間,才從這些描述中,找到了關鍵性線索,發現了真兇。
這就像做文字偵探游戲一樣,非常有意思。
蘇葉玩得興致勃勃,差點把學習任務都放在了一邊。
好在她從小是在機器人保姆的照管下長大,有嚴格的時間安排,計劃好了什么時間做什么,就一定要去做,不然機器人保姆會采取強制措施。
比如到點該學習了,你不學,在玩游戲。那你的游戲會強制關閉,上不了全息,直到你完成學習任務。
在零度,六歲之前,孤兒的時間全部是由機器人保姆安排,什么時間學習,什么時間娛樂,什么時間進餐,都有嚴格的時間管理。
六到十四歲,機器人保姆會安排你的學習時間,剩下的生活和娛樂,都由你自己決定。
十四歲之后,就由你自己安排時間,什么時候學習都可以,但計劃好了,就必須按照計劃的來完成。
近二十年養成的習慣,蘇葉有嚴格的時間觀念,除非她不去計劃什么,不然計劃好的事,一定要做到。
所以哪怕被案件吸引住了,蘇葉還是看完了書再琢磨,所以花了兩天時間才想明白。
信件的第二部分,福爾摩斯直接給出了謎底,他不僅看到了隱藏在信里的字謎,還輕而易舉破解了。
第三部分不用說,是為蘇葉解答問題。
蘇葉看完,再一次興致勃勃寫了回信,這次耗費了一些腦細胞,把她想問的問題藏在了正常的問候中。
比如某句描述風景的話我看到了落葉飄散在河面上,三息過后消失無蹤。
這是在問浮力,要解答這個問題,不僅要知道河流的流速,當天的風速,樹葉的重量,以及三息的概念。
在中國古代,一呼一吸,為一息。三息就是三次呼吸,正常人一分鐘呼吸1620次,三息也就十來秒以上,時間非常短。
要知道這些信息,才能解答這個問題,所以難度在加倍,但蘇葉相信,這難不倒夏洛克福爾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