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合作是有必要的,但蘇葉也不是一個喜歡吃虧的主。
她直接道,“我要新報社三成的股份,負責出完整計劃,包括宣傳,前期的文章,以及后期發展路線。剩下的都由你搞定,另外,報社我建議所有的員工都是女性,包括編輯。你可以聘請那些能當家庭教師的中產階級女性,以及剛從女校畢業的學生,成為我們的新員工。相信你不會缺干活的人,只要稍加培養,她們會是最能干的編輯,以及最忠誠的員工。”
李斯特皺眉沉思了一會兒,“女校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或許我們還能把報紙賣到女校去,讓她們成為我們的目標客戶和投稿人。”
這比廣撒網有用的多,畢竟女校出來的女學生全都識字,未來她們接觸到的女性也都是有資源認字的中產以及鄉紳家的女孩。
“但三成太多了,可愛的紳士,你什么都不用付出,而我還需要支付姑娘們的工資,要知道開一家新的報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斯特雖然被說動了,但資本家討價還價的本性并沒有變。
蘇葉喝了一口咖啡,淡淡的道,“購買一家即將倒閉的小報社,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重新申請一家確實要走很多流程,期間可能還需要用到李斯特家族的人脈網,才能盡快拿到版號。
但誰說他只能申請新的了
有的是辦法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把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報社的版號,換成新報紙的版號,這是一個稍微厲害一點的律師,就可以做到的。
不,或許李斯特先生自己,就可以做到。
“你學法律出身,”蘇葉淡淡道,“恰好我昨天剛剛研讀完新出臺的報社管理條例,或許我們可以探討一下。”
十八世紀末也是出版行業變革的時間,在此之前,國家對于出版印刷管理嚴格,對于出版物的內容和類型嚴格控制。
但到了十八世紀中期,這種趨勢逐漸改變,放開了標準。
而一旦放開,就有一大批出版商,利用五花八門的手段,出版一些半違禁,但銷量大增的內容。
就比如現在流行的哥特式小說,從一開始的小規模出版,到暗中大肆售賣,后來逐漸發展成堂而皇之的登載在報紙上。
為了規整行業亂象,政府出臺了一些新的管理條例,只是還沒有立法,只是一些明文規定而已。
而新的條例,給了出版商們更大的空間,卻也做了一些限制。
但無一例外,原本國家掌控的出版行業,變成了以資本為導向,它成了一項經濟權利,而不是政治權利。
所以出版社可以賣,出版版號可以賣,版號原定的出版內容,通過經濟操作,也能隨時更換。
而這一點也不困難,只要資金給到位,還能延伸出此版號的分版和次版。
也就是說,一個版號可以用作幾份不同的報紙出版,作為分版,只是交的稅略高一點點而已。
當然,商人逐利,是沒人愿意多交哪怕一點版稅的,反正申請版號又不困難。
而李斯特之所以這么急,是他想要盡快把女性向報紙籌辦起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占據全國市場,推向全歐洲,甚至是北美。
畢竟李斯特家族喜歡壟斷,這大概是刻在骨子里的天賦
所以現在著急的是對方,那蘇葉對于分成寸步不讓。
李斯特定定的看著她,“蘭伯特先生,有沒有人說過,你很狡猾”
蘇葉眨眨眼,無辜道,“我只是一個九歲還在上公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