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格林母女之前過著一年一千多英鎊的富裕生活,一下子就拮據了很多。
為此他們不得不辭退三個仆人,賣掉花銷巨大的馬車,日常只能有一個女仆和一個廚師照顧。
周圍的人都很同情她們母女三人,但卻都稱贊格林先生的大方。
這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照大家的邏輯,格林莊園已經成了格林先生的產業,那么他收回理所當然。
愿意讓格林母女三人居住在這里,還愿意每年一百英鎊,是真的足夠大方了。
你不能因為別人給的少,就因此心生怨懟,對吧
而他們同情格林母女的原因也很簡單,誰讓她家的生活一落千丈,原本同階層的人過得遠不如你,難道還不值得同情
蘇葉到不覺得那母女三人需要同情,她之前出去跑馬的時候,見過那位格林家的大小姐。
那實在是一位聰明通透的姑娘,審美也非常好。
不知道從哪里知道達西家玩具工廠的事,就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小姑娘發卡的設計圖。
她說自己和妹妹從小就喜歡這些,只不過以前都是畫著玩的。
之前有一次,她們去倫敦,在玩具店看到居然還有這么多各種款式,各種造型的有趣發夾,靈感爆發,就回家偷偷花了不少。
當時她們只是玩樂,父親去世之后,生活變得拮據,母親自怨自艾,認為是自己沒生出兒子,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但她身為長女,卻不能也沉浸在悲痛中,總要想辦法賺錢養家的。
沒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還是在鄉下長大的鄉紳之女,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都在告訴她,你什么都不用操心,長大后把自己嫁出去就行,從來沒有賺錢的概念。
可偏偏這位格林小姐不僅想到了,還是在父親死亡的巨大悲痛中,可見內心的堅強和理智。
但同時也就意味著,她并不信任自己的叔叔,天然的不安感推動著她不得不堅強的站起來,為自己尋找一條出路。
蘇葉看過那些設計稿,非常欣賞,雖然還有局限性,卻也透著靈氣。
和達西先生商量后,他們就偷偷進行著交易。
格林家兩位姑娘每個月為他們設計稿,達西家按照2到5英鎊不等的價格,收購這些設計。
同時蘇葉還了好些設計的書和資料給她們,讓姐妹倆認真學習。
她們也沒有辜負這份好意,設計的作品越來越好,設計圖的價格越來越來越高,有的甚至已經提高到10個英鎊。
蘇葉算了算,這兩年,她們姐妹倆差不多賺了有一千多英鎊。
而格林小姐是個聰明人,把這件事瞞的死死的,日常生活只花銷叔叔給的100英鎊和母親嫁妝年金的200英鎊。
另外,她也在努力省錢,雖然過程痛苦點,但每年也能節省50英鎊。
蘇葉知道,格林小姐的內心是不安的,而這不安的來源,就是大家眼里大方的格林先生。
格林小姐不確定她們還能在家里住多久,只能拼命攢錢,以后有個萬一,能給母女三人買一棟可容身的房子。
之前的三年,這位格林先生從來沒出現在德比郡,不知道這次過來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