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僵持之際,英法戰爭突兀的結束了,英國贏了,而法國戰敗,拿破侖氣急敗壞,覺得都是費思定耽誤了他的事。
但他也沒時間來管這個小人物,隨著法國戰敗的消息傳開,歐洲其他國家蠢蠢欲動。
他們認為法國人敗在了英國手里,拿破侖不像他們以為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此就想要打回去,奪回自己的地盤。
一時間,整個歐洲蠢蠢欲動,時不時爆發小規模沖突,局勢陡然緊張起來。
英國會贏,除了英軍強大之外,法國因為糧食危機,導致了法國士兵無心應戰,再加上那些退役軍人透露出來的一些消息,讓英軍在小規模沖突中,屢屢獲勝。
此消彼長,法軍氣勢越發低迷,再一次兩兵相接的時候,被英軍沖垮了防線。
輸了立刻就跑是傳統,在防線被破后,立刻四散離開,就這樣徹底奠定了敗局。
英國可高興壞了,從上到下歡欣鼓舞,攝政王閣下甚至還在報紙上大肆嘲諷拿破侖,并且拿他矮說事,制作了五短身材的拿破侖小雕塑,散給小孩子砸著玩。
拿破侖氣不氣蘇葉不知道,但她對攝政王這種行為挺無語的。
雖然輸了一場,可法國依然是歐洲最厲害的國家,到拿破侖下臺為止,法軍都所向睥睨。
有道是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法國也是這樣,是那些老牌貴族想要重新掌權,暗中支持路易十六復辟。
要是沒他們在,英法還可以持續斗一百年,一時的得失真的算不上什么。
但或許這就是導火索,讓人發現拿破侖也不是堅不可摧,于是搞事搞得更起勁了
但在他倒臺前,實力依舊雄厚,威爾士親王這么拉仇恨真的好嗎
總之,蘇葉理解不了,也懶得管這種事。
她再次發動了輿論攻勢,在法國散布謠言,英國之所以能打敗法國,是因為英國從費思定波普手上得到了一些消息。
但這些消息確定需要時間,部署戰略計劃也需要在法國放松警惕的情況下,因此兩位波普先生特意回去法國,用一個所謂的假消息蒙蔽他們,讓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兩人身上。
這樣一來,他們就沒有精力注意英國的舉動了,讓他們順利的驗證了消息,并借此打敗了法軍。
此消息一出,頓時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所有人都要求處死莫斯丁波普和費思定波普。
法國的恥辱必須用鮮血來洗刷,尤其是這些該死的間隙
原來一切都是英國的陰謀,派費思定波普說服他們啟動在法國的棋子運糧,讓英國人對這些英雄一網打擊,還輸掉了戰爭。
該死的英國人,該死的莫斯丁波普和費思定波普
等到威爾士親王的矮小拿破侖雕塑傳到法國,那矮小的形象在裸嘲笑他們法國人輸了,更是引起了民眾的怒火。
為了平息這一切,拿破侖宣布,莫斯丁波普和費思定波普是英國間諜,并且立刻處死,為死去的士兵復仇。
兩個波普家族消失了,并且以間諜的罪名被歷史銘記,剩下的波普族人被各地政府以有色眼神打量,只能迅速變賣財產,離開之后火速換了姓氏。
至此,一個發家超過兩百年,經商有道的波普家族徹底消失在歷史上,或許他們還會有后人留存,但早已改掉了波普這個姓氏,誰也無法確定,他們真的和那個波普有關。
事情的發展在蘇葉預料之內,而她這一系列的手段,徹底震懾了幕后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就連約翰遜也忍不住找到法莫子爵,“我們真的要那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