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眾的觀點里,對于北美的看法,還是蠻荒之地,即便不是,也遠遠比不上英軍的強大。
誰也不覺得北美能打過英軍,花高價購買一支十足危險的股票,利潤還沒有很驚人,很多人就會猶豫了。
所以最高價可能就在那一天,或者那幾天,錯過了就會損失很大一筆。
蘇葉必須在其他人得到消息前,提前坐鎮倫敦,指揮托尼操作這支股票。
他的消息是布萊克特家族用了自家渠道加急送來的,比大部分人都早。
說來也有意思,她和布萊克特家族的金礦生意做了這么久,至今收到不過十七八萬英鎊,剩下的全部投入新的投資。
經過一輪輪的投資,她和布萊克特家族簽的合同越來越多,所持有的股份也在逐步降低。
金礦她拿了四成,鋼鐵生意變成三成,后面還有修建運河,煤礦等,僅僅剩下一成。
這倒不是布萊克特家族故意坑她,而是除了出錢,她什么都沒干。
布萊克特想要承包下這些大工程,成本,精力耗費無數,給她一成就已經是看在她給錢大方的份上了。
可不大方嘛,這么多產業,六七年下來,至少有兩三百萬英鎊的收入,卻被一次次變成了那些股份,占股卻越來越低。
而蘇葉從未多說一句,也沒故意為難,比銀行貸款輕易靠譜多了。
布萊克特現在已經成為北美首屈一指的家族,成為當地富商第一梯隊。
幾年就發展成現在的規模,蘇葉的資金支持功不可沒。
如果她堅持每筆紅利都收回來,布萊克特不可能發展這么迅猛。
對于這點,他們心知肚明,因此對搜集消息很上心,但凡有和英國相關的風吹草動,都會給蘇葉送一份,而且比其他人都快一步。
信息差就代表了利潤,像這次這樣,她收到消息,在巴斯停留了一晚,再趕回去依然來得及。
回到倫敦后,她沒有先回達西府邸,而是直接去了托尼的住處。
現在他們已經換了新的地點,原本那里依然有孤兒入住,由房東太太幫著照顧,給她付房租和管理費。
剩下的人成年后要么有錢了自己買房子,要么搬出去獨立生活。
托尼的住處也用作小分隊消息的集散地,一般蘇葉找他,就會來此。
除此之外,她還會去找瑪麗和約翰,剩下的人幾乎不見了。
因此知道她和小分隊有關系的并不多,至少下面龐大的情報人員,是不知道他們在為誰服務的。
托尼見到他來,立刻猜到了她的來意,把打聽到的股市消息說出來。
蘇葉聽完,去了一趟證券交易所,親自看了,才放下心來。
此后的兩天,依就風平浪靜,等到第三天,才是徹底炸鍋。
英軍輸了的消息傳回來,在其他地區情緒低迷的時候,交易所卻是沸反盈天。
股民們得到消息,第一時間揮舞著鈔票沖到交易大廳,要購買北美股。
而另外一波人,則是急切的想要賣掉英國股,生怕崩盤的太厲害,自己不賣就要跌慘了。
正因為有這樣心理的人太多,導致了整個交易所人聲鼎沸,交易量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