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小人家住汴陽坊,就在萬歲寺附近,一直從事著牙儈的工作。”江石頭為人機靈,當即滔滔不絕把自己和李家戲班認識的經過講了。
說起來還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意外,李家戲班是由新宋門入城的,那里當天人比較多,排隊頗為耗費時間。
當時戲班的人連日奔波,又累又餓,江小藝就直接下了牛車,吵著先在城門外的腳店休息。
城外開了一排的腳店,這是方便商人往來運貨,又省了入城的麻煩,直接在城門外交易了。
所以相比之下,腳店建造得非常豪華,畢竟那些商人有錢,只要能住得舒服氣派,多花一點無所謂。
因此這些腳店,通常一租就是一整個院子,房舍眾多,還有專門的倉庫存放貨物,而且那院子帶花園造景,風景優美。
李家戲班明顯沒有那個財力,班主就想先進城,看能不能找到一個瓦子好容身。
瓦子里一般會比較廉價的住房,給這些外地來的藝人,容他們暫時落個腳。
三天后要是找到活干了,就可以搬去老板的屋子,或者自己租一個院子。
戲班一般人數多,大部分戲樓都會住處,要是演出地比較簡陋的,老板也會幫忙租附近的院子,便于他們唱戲方便。
為了省錢,當然是盡快進城,找一個瓦子比較好。
可江小藝的脾氣上來,說什么都不肯走。
這時江石頭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在伺候江小藝的王小花。
王小花長得好看,比江小藝這個花旦也不差什么,可因為她穿著樸素,整個人又被欺負慣了,有點唯唯諾諾,顯不出姣好的容貌。
其實認真比較起來,她才是整個戲班最好看的人。
江石頭對王小花一見鐘情,想要把人娶回家,于是就沖上去,說是幫人介紹伙計,要的價格也比較公道。
而且他當天就能幫著定下來,可給班主省了不少事,至少那個戲樓是住處的,能節省很多住宿的錢。
李青相當高興,當即和江石頭簽了半年的約。
而江石頭也想著,自己多多幫襯李家戲班,等結束后,就和李青班主說說情,讓他行個方便,不要王小花違約的銀子最好。
這樣一來,他的積蓄就夠交王小花官府改籍的錢了。
說起來江石頭也是個有情人,雖然第一次見面就喜歡上,但已經為了心目中的妻子考慮了很多。
然而接觸過后,他就發現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首先,王小花在戲班的處境并不好,江花旦經常指派她干這個干那個,完了一不順心就非打即罵。
而戲班的人沒有一個人幫她,因為這是班主默許的。
其次,李橋對王小花也有點想法,雖然他只有十一歲,但這年頭要是成親早的話,十二三歲結親也不是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