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告訴她,其實李橋壓根沒當她是母親,相反,非常非常恨她,甚至親自動手殺她。
其實,如果要查陳年往事的話,把戲班的老人叫來問一問,也能發現蛛絲馬跡。
但那太慢了,不如直接讓張蓮兒開口,反正她又不是那些高智商罪犯,嚇唬一下就全招了。
果然,在蘇葉的引導下,張蓮兒徹底認清了事實。
她疼愛的兒子,唯一放在心上的人,恨不得她去死
本就自私的她,已經沒了幫兒子定罪的心思,直接開口招認,“沒錯,我看到李橋用木獅子砸江小藝,為了幫他,才偽裝成江小藝的”
說完她就后悔了,然而公堂之上,哪里容得下她后悔,下一秒,公孫先生已經寫好了口供,讓她按手印畫押。
她倒是想不干,可被衙役掰開手指,按了上去。
張蓮兒知道大勢已去,頹廢的坐在地上。
包大人看也不看她,接過公孫先生遞過來的口供,瞄了一眼,直接拍驚堂木,“來啊,帶李橋”
李橋一直在外面聽著,被衙役壓著動彈不了,嘴里塞了布條,也說不了話。
但蘇葉和張蓮兒的對話,他幾乎聽全了,知道抵賴已經沒用了,老老實實跪下來。
“李橋,你砸傷江小藝,本沒造成殺孽,尚有一線生機,殺人未遂,本府看在你還小的份上,到也不是不能留你一命,誰知你竟如此喪心病狂,就連為你脫罪,幫你隱瞞的親生母親都要動手,你簡直豬狗不如,畜生無道”
大宋以孝治天下,對于不孝之人尚且要行刑,更何況李橋這種對親生母親動手的人,凌遲都不足以抵償他犯下的罪過。
“她才不是我母親,”李橋似乎被這句話激怒了,怒吼道,“她是害死我母親之人,我在為母親報仇,我沒有錯,沒有錯”
“哦你們一個說是親母子,一個又說不是,那到底誰說的是真話,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包大人也覺得疑惑了。
要解開這個疑惑,直接傳召李青就是了,李青是當事人,是張蓮兒的丈夫,李橋的父親,他肯定知道一切的來龍去脈。
衙役去牢里提審的時候,按照交代,和李青把事情簡單說了。
李青知道兒子被指殺害親生母親,當即嚇得面無血色。
殺父殺母,大概是最嚴重的罪了,就連謀反都比不過。
宋朝那么多王爺謀反,或者農民起義,好幾次都只是鎮壓,罪魁禍首還活的好好的。
可毒殺父母者,必定會被砍頭,死了還要遺臭萬年,不允許埋葬,只能扔進亂葬崗。
為了幫兒子脫罪,李青當即把往事的來龍去脈說了出來,“回包大人,這張蓮兒確實不是我兒的親生母親,嚴格來說,她只是姨母而已。”
“哦說下去”包大人示意他繼續。
“十三年前,我喜歡上戲班的花旦張蓮兒,要娶她為妻。張蓮兒也愿意的,但她還有一個雙生妹妹,如果她不能再唱戲了,就輪到她的妹妹張荷兒上臺。蓮兒一向護著她的妹妹,就要求我把荷兒也娶了,納妾也行。兩姐妹長的一模一樣,性子卻截然相反,蓮兒溫柔善良大方,可張荷兒不僅好吃懶做,還自私自利。她只知道和姐姐爭風吃醋,豈不知,她能安安穩穩在戲班里待著,還能不做事,吃喝不愁,一切都是因為她姐姐護著她,但她卻不滿足,覺得姐姐唱戲大受歡迎,覺得姐姐有我護著,嫉妒不滿,什么都要搶。”
“我并不喜歡張荷兒,本不想同意的,但張蓮兒一味兒護著她妹妹,無奈,我只好答應了。她們姐妹進門后,沒多久就都懷孕了,蓮兒生出一個兒子,就是阿橋,而張荷兒生了一個女兒。蓮兒因為生育,身體不好,沒多久就去世了,臨死前,她讓我承諾娶張荷兒,這樣阿橋有姨母照顧,她也能放心妹妹下半生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