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明明是她的事,結果最奔波操勞的竟然是展昭,他大江南北的為她查漏補缺。
還有那些私學,建立好后,蘇葉就沒再管過,因為制度健全,也每年都會有人突擊檢查,確保那些管事兢兢業業做事,沒有讓她的好意變成壞事。
但展昭并不知道,他只是每看到一個私學,都會默默觀察很久,直到確認這地方像蘇葉計劃的一樣運轉,沒有意外,也沒有不好的事,才安心離開。
他這些行為,一次兩次或許蘇葉沒有覺察,可次數多了,就都知道了。
六年前的她和展昭,是完全兩個性子的人,絕對不適合在一起。
即便沒有發生萬眾門的事,也會因為別的,而導致兩人矛盾重重,因為本質上,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有很多差別。
可經過六年的歷練,兩人都有變化,蘇葉也明顯能感覺到展昭對她的上心,決定給彼此一個機會,恰好她的商路也開拓結束,想要休息,就往開封來了。
展昭動容的看著她,眼神愈發溫柔,“蘇姑娘不必這么說,我沒幫到姑娘什么。”
其實越接近蘇葉做的那些事,他越能感受到蘇姑娘的優秀,她做的一切都是有計劃的,且縝密細致,不會出任何問題。
他完全是在做無用功,只不過這能讓他更加了解蘇姑娘,了解她的行事手段和所思所想,因此即便知道沒用,還是一次次做了,接觸了。
也正因為了解了,他才恍然驚覺,像蘇姑娘這樣的人,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的。
她有自己的行事準則,而且絕不會觸犯律法。
甚至她的道德標準比誰都高,只不過有些人不配獲得她的原諒而已。
明白了這些,展昭就知道自己錯在哪了,或者說不是錯,只是當時的他,不適合蘇姑娘的性情,更不可能獲得她的好感。
兩人的你謙我讓,看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情意綿綿。
龐太師嘴角抽了抽,心里卻是一松,這蘇姑娘表現的這么明顯,一看就是對展昭有情意,而展昭對蘇姑娘也是一副深情不悔的樣子,相信官家也看出來了,不會做那棒打鴛鴦的惡人。
趙禎當然看出來了,心里酸溜溜的,可看向身著紅色官服,長身玉立,容貌俊美的展昭,也覺得這確實是招姑娘喜歡的類型。
蘇姑娘英姿颯爽不錯,展昭也俊美無儔,兩人站在一起,仿若一對璧人。
官家不愧仁宗之名,確實大度,絲毫沒有因為權勢,而起了強取豪奪之心。
大宋有這樣一位寬仁又嚴于律己的官家,確實是百姓的幸事。
或許在后世看來,宋朝的皇帝都偏軟弱,武德不充沛,可對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百姓而言,不打仗絕對是好事。
打仗無論輸贏,都會死很多人,那是他們的父親,丈夫,兄弟和兒子。
除此之外,一旦仗打起來,物價就會跟著飛漲,從而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
當然了,軍事實力不強,也無法保護好百姓的生命財產,后面的百姓依然遭受了重重磨難。
蘇葉不去想這些,見趙禎終于收回了那對自己的驚艷向往,心里也松了一口氣。
要是趙禎不這么通情達理,她自己倒是沒什么,直接離開汴梁就是,江湖那么大,趙禎即便是皇帝,對她也無可奈何。
但展昭還在他手底下做事呢,要是因此讓展昭受了委屈,豈不是她的罪過
好在趙禎確實是個好官家,收回心思后立刻詢問了事情的經過。
蘇葉把她如何救下一家三口,卻發現妻子被換了魂的事說了。
趙禎聽完,也覺得這事和蘇葉關系不大,說到底還是那個威烈侯膽大妄為,仗著功勛之后的身份,就為所欲為,強搶民婦,打傷學子的事都干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