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北海郡王突然給我下令,讓我試探官家您的心意,看你最近對哪幾位老大人比較青睞。我發現您那段時間門最常讀晏大人和范大人的詩詞文章,說明您偏向他們的政治主張。但他們身居高位,沒時間門主持今年的科舉,那么就要從他們的門生故舊,或者支持他們思想的文官中選。”
“半月前,您在空閑召見罪妾的時候,正在讀李大人編撰的通論,罪妾心里就明白,官家已經屬意李正弘大人成為此次的主考官。那么三位出題的副考官,一定是和他不同派系且官位比他低,又有著相同主張的人。”
“在翰林院找一圈,罪妾挑出了張趙楊王四位翰林院學士,罪妾和您聊天,提到張中桂大人六年前寫的詩甚好,意境優美,回味無窮。您說張大人確實擅長寫風景詩,不過楊慶飛大人的詞在這方面更精妙。揚大人不以詩見長,而科舉只考詩不考詞,您卻下意識提到他,罪妾就心里有數了。在副考官中,你更屬意楊慶飛大人。”
“至于另外兩位,已經不需要去猜了,因為除了楊大人,剩下三人都是性格耿直之輩,即便選了他們,我們也無法收買。而最后一位出題的考官,一向是由您在眾位官員中選配,這個范圍更大,想要圈中比較困難。”
“但楊慶飛,罪妾曾背過他的資料,詞寫得好,當初也是因為寫詞的才華,吸引了王家小姐,拋棄原配另娶。這樣的人,說他品德高尚,罪妾不信,更何況王家雖然清貴,卻是御史,王大人更是公認的廉潔。他雖然娶了王小姐,在仕途上有人幫襯,家境卻不富裕,王小姐沒多少嫁妝。所以罪妾斷言,他是可以收買的人,于是寫下這個名字,給了范福生,由他傳遞出去。”
這是何等玲瓏的心思,僅僅通過和官家平常的對話,和官家看的一些書,就推斷出他的心思,從而把官家還未下決定的考官人選猜出來。
這不僅要把官家研究透,還要把朝堂上的大臣了解得一清二楚,怪不得北海郡王舍不得培養了兩年的她,實在是太優秀了。
舍掉這個,他到哪里去找心思這么靈巧的人
可既然如此,她為什么會出這么大的紕漏,給范福生喂紫水仙毒,不怕被發現嗎
然而董淑妃卻道,“他那是畫蛇添足,范福生死亡的方法和那三個妃嬪又不一樣,誰會聯系到一起況且,這種毒又沒人知道,要不是他特意善后,暴露了自己,我怎么可能被發現。”
好吧,蘇葉懂了,董淑妃這是自信紫水仙的毒沒人知道。
這么想也對,紫水仙本就稀少,除了大內,其他地方很少有種植,加上毒素集中在紫色邊邊那一點,不容易被發現。
更何況這毒又奇特,和不同的東西搭配,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即便有人誤食發作,也很難查出是紫水仙的作用。
然而她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僅公孫先生知道藥性,蘇葉更知道,就連那隱秘的殺精功能都知道。
另外,蘇葉還發現了,兩年的培養,北海郡王也只讓人教了董淑妃怎么揣摩官家的心思,以及把前朝后宮的資料背熟,其他方面還有點欠缺,比如手段比較簡單粗暴。
除了下毒,還是下毒,她幾乎把紫水仙的效果運用到了極致。
可謂一邊鮮走遍天,董淑妃沒想過換成其他方法,還是下毒運用更熟練,也方便。
但北海郡王卻沒有那么放心,擔心香味的秘密會被發現,也擔心紫水仙用多了,早晚會出事,讓那個太監幫她善后。
之前都沒問題,唯獨這次,算是多此一舉,坑了自己,也坑了董淑妃和齊岫巖。
“為什么是范福生你們以前就有合作嗎”包大人詢問。
董淑妃搖搖頭,“這還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這么個人,不過北海郡王的命令,我不敢違背。”
“那你知道范福生背后的主子是誰嗎又為何匆匆殺人”包大人道。
“我知道是威烈侯,在把楊慶飛的名字告訴他后,立刻派人調查了他,知道他每月都會出宮和姐姐見面,而他的姐姐是威烈侯的妾室。前天,威烈侯及府上所有人被抓的消息傳進宮,我當即知道不好,立刻讓人給范福生傳了假消息,說他姐姐急著要見他,讓請一天假。出宮的時辰有限制,我只要在他出宮之前,把人殺死就行。”
“你讓人給他的飯食里下了紫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