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家人卻是保住了,畢竟犯得不是謀殺的大罪,雖然牽扯到官家被綁的事件中,但并沒有謀反的心,就不用牽連了。
官家是知道信陽候的愚蠢和無能的,知道謀反和他無關,但他也不無辜,因此不打算放過他。
與此同時,和雷英一起動手的那些江湖人全部被斬,清風樓中幫著盯梢,知道內情的,也都判了流放。
如果他們家里愿意拿銀錢打點,流放路上還能安穩點,最后平安抵達目的地。
可要是無人來幫他們,流放千里真的會要人命的。
張讓屬于知情人,還幫著打探了不少情報,因此也是流放。
至于剩下的張家人,官家并沒有治他們的罪,甚至下旨嘉獎其忠義的品行。
沖著他們養大了祡氏血脈,官家不僅不罰,還獎了,充分說明了官家的氣度和寬容。
這不是說當初做的不對,而是此一時彼一時。
當年剛剛篡位成功,黃袍加身,大宋上下肯定有很多人反對他,如果他們知道柴宗訓庶子流落民間,一定會打著他的旗號謀反。
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圍剿了川地的張家人,并對外宣布,祡氏血脈被張家人養死了。
這算是一勞永逸杜絕謀反的法子。
可今時不同往日,趙家已經坐穩了江山,不怕誰來搶誰來奪,且祖訓,善待柴家血脈,官家不過是踐行此遺言罷了,卻可以為自己爭得仁善的美名。
最后,官家宣布,為這一支祡氏血脈封一個侯爺之位,讓他們和其他柴家人一樣,永享富貴。
并給張家人賜下田地和數金,嘉獎其品行。
此舉成功轉移了朝臣關注的焦點,讓他們把視線從官家被綁的重大案件中,轉移到對張家人和柴家血脈的安置上。
一場涉及綁架的謀反案就這么輕輕揭過了,消失于無形,朝堂還是那個朝堂,只是官家已不再是之前那個一心懷柔的官家。
為了鏟除襄陽王,他開始不動聲色布局,而了解內情的包大人,暗中配合他。
在這種表面平靜,暗地里波濤洶涌的氛圍中,今年科舉終于開始了。
不說學子們,就連包大人都松了一口氣。
今年真的流年不利,科舉前短短時間內發生了這么多事,他都要懷疑,此次科舉真的能否順利舉行
索性,在包大人的嚴厲監管下,科舉順利進行,從開考到放榜,沒出現任何意外。
放榜的時候,蘇葉也去湊了個熱鬧,主要是想看榜下捉婿。
這可是宋朝的保留節目,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富紳豪門,都會搶著把女兒嫁給綠衣郎。
在他們眼里,是不是門當戶對都不要緊,只要你是新科進士,只要你還未娶,就是最好的金龜婿。
為了給自家閨女弄一個金龜婿回去,這些人往往會帶著打手守在放榜的地方,等看到年輕的,帥氣的新科進士,會直接上前搶人。
先不管其他,搶回去再說,等回去了,安全了,再來細細詢問,是否成親,是否已有婚約等等等等。
如果沒有,那太好了,這就是天賜姻緣。
所以這一天會非常熱鬧,蘇葉早有耳聞,興致勃勃趕來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