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貸款的話,還款的時間只有半年或者八個月。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想拿到那存款的利息,薅到這次羊毛,就必須在半年或者八個月后,準備一筆錢先還給銀行。
這種方法通常就是借錢了,找親朋好友借,找其他銀行借,等滿一年,再還回去。
找親朋無疑是無本的,因為很少有親朋會要你的利息,而找其他銀行,需要交一些利息,但沒有巴克利的存款利息多,可和之前付貸款的利息一相加,賺得也就不夠多了。
因此更多人選擇找親朋,但不管哪種方法,巴克利銀行都不會虧,因為流入銀行的錢更多了。
再加上不是每個人貸款都是為了吃利息,在英國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處處是機會,拿著低息貸款出去,隨便投資點什么,很快就賺回來了。
因此每個夢想創業的人,或者擴大商業版圖的人,都會選擇貸款,而巴克利的利息最低,不選他們選誰
因此巴克利銀行的現金流飛快滾動起來,投入和流出的資金越來越多。
而民眾們在一年后發現,利息是真的,且11絲毫不打折扣的給。
于是取出去的人更少了,大部分人都只拿走了利息,甚至連利息都沒有取。
這種情況下,巴克利的資金非常充足,擴張迅速。
其他銀行見此,當然不會干看著巴克利賺錢,搶走自己的客戶,什么都不做,于是紛紛推出了相似的方案。
而為了進一步克制他們,布瑞克行長相當大膽,別人不敢貸的他貸,別人不看好的抵押物,他也敢收。
就比如這兩條鐵路線,在此之前,還沒有人用上這個作為抵押品。
因為抵押品必須具備一定特性,比如可流通性,不易損毀,可拍賣,作為整體具有可交易價值,以及現在或未來可取用。
鐵路線作為抵押品,說實話,危險性極高。
首先鐵路需要時時維護,可鐵路能抵押,維護鐵路的人不能。
另外交易性能減弱,說到底這玩意兒,有幾個人能買得起
買了之后還需要重新組織人手修繕運營,而在抵押期間,使用問題也成為了一大麻煩。
方方面面來說,鐵路線并不是好的抵押品,比不上布朗先生那棟辦公大樓。
可蘇葉為什么選這個呢,因為價值高啊
這個時代正是鐵路最掙錢的時候,幾乎建成后,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而兩條鐵路線就是建好,并且通車兩年以上,民眾都已經習慣使用的鐵路線。
也就意味著,一旦有人接受,很快就能運轉起來。
至少其他鐵路公司,是樂意接手的,只要價格不太離譜。
是的,不太離譜,按照市值,這兩條路線的估價是40到50萬英鎊,但實際賣出去,可能也就30萬英鎊左右。
因為市價歸市價,想要賺回這么多錢,需要時間,而時間對于商人來說,是最寶貴的。
因此讓他們拿出這么多現金,單單為了兩條鐵路線,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正好面臨產業擴張,想要吞并其他鐵路公司,擠垮別的鐵路生存空間,不然誰也不會當這個冤大頭。
所以與其想盡了辦法賣掉,還不如拿去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可以加杠桿的,兩倍,三倍,五倍只要你有本事說服行長同意,十倍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