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蠶食市場,巴克利銀行推出了一項更具有刺激性的業務。
那就是貸款可免前兩個月的利息,但后面月份的利息會累加。
以半年為例,如果你貸款一萬英鎊,每個月的利息是1,也就是每月需要付出100英鎊的利息,等到滿半年支付貸款時,還要額外多付出600英鎊的利息。
而如果前兩月免息的話,還是半年期貸款,在第一個月結束前還貸,一分利息都不用付。
第三個月要付出100英鎊利息,第四個月變成150英鎊,第五個月150英鎊,第六個月就是200英鎊。
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600英鎊,當然了,要是超過半年還沒有還款,那有補充條例來執行,和這個暫時無關。
表面看,這個貸款業務和之前的沒什么區別,最終結果都差不多,但實際差得可太多了。
首先前兩個月的免息,就讓一大部分人看到了投機的可能性,更不用說第三個月和第四個月還款,也會比之前那一種少一些。
第三個月少還200英鎊,第四個月也要少150英鎊,到第五個月才持平。
也就意味著,用第一種方法貸款,只要你能保證在五個月內還錢,多多少少都會比第一種節省一些錢。
而這還只是一萬英鎊的貸款,數額更巨大呢
要是一百萬,節省下來的就是好幾千甚至上萬了。
這樣優惠的條件,立刻引來一大批想要貸款的人。
而這正是蘇葉的機會,她以史密斯的名義,給布魯斯寫了一封信,分析清楚這種操作模式的利弊后,最后詢問您老人家真的不管嗎
布魯斯當然要管,他從未放開對羅斯的監控,也知道他投錢進入巴克利銀行,必定有自己的打算。
對于目前倫敦乃至全英國各大銀行的亂象,他也清清楚楚,之所以沒有出手,是打算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所謂欲其滅亡,必先讓人瘋狂
現在的羅斯和布瑞克還太理智了,勝利還沒有沖昏他們的頭腦,再加上之前的股票事件,造成羅斯稍微謹慎了一點,至少還在忌憚布魯斯帶來的威脅。
等到他們擴張的腳步即將結束,要成功的那一刻,再一擊斃命,才是真的對羅斯家族造成重創。
目前這五百萬英鎊,只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
布魯斯給蘇葉寫了一封回信,表示布局已經開始,不需要過多擔心。
蘇葉立刻翻看各大報紙,從某個被廣告包圍的角落,找到一則小到只有五六句的消息。
那就是斯特利銀行易主,新老板是弗蘭克子爵的小兒子,一位剛剛從劍橋畢業的青年。
斯特利銀行是一家位于劍橋郡本地的小銀行,資本不夠雄厚,但承辦的業務比較穩定,就是學生貸款。
這個時代已經有人因為資金不足,而上不起大學,為了有更光明的未來,就有人想到貸款上學。
而斯特利銀行第一位行長是劍橋一位經濟學教授,因為不缺錢,資助了不少學生,后來干脆成立了一家校內貸款機構。
等到他過世,這個穩定的業務已經發展出規模,不僅劍橋的學生,英國其他大學,乃至學費昂貴的公學,都有人從其中貸款。
另外大學里有不少研究需要錢,這家銀行也貸款服務。
但這些都是靠著老教師的人脈和能力支撐起來的,而他的兒子明顯缺乏這份眼光和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