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埃莉諾的曾祖父,也就是姑祖母的父親就叫喬治。
這個名字其實很常見,英國至少有幾千個叫喬治的,這還是同一時期的,不同時期的更是多不勝數。
但因這一巧合性,更能證實兩家之間的關系,英國的傳統,用祖父的名字給孫子命名,或者父子三代用同一個名字都是正常的事。
莉莉婭比安奇因為思念父母,給兒子取和父親相同的名字,這在西方人看來,實在太正常不過。
另外,女性在嫁人后,就會拋棄自己的姓氏,改為夫家的姓氏。
介于莉莉婭比安奇在兒子出生后沒多久就去世,也沒什么娘家人的緣故,幾乎沒人知道她原本姓什么。
那說她是娜莎謝菲爾德當然也沒問題,畢竟私奔的人改名字是常態。
目前安東尼比安奇已經死了,喬治比安奇并不知道母親的來歷,原本只以為是一個普通的英國女人。
現在有人告訴他,他母親的家族還比較尊貴,是個貴族,那他會拒絕這種好事嗎
那顯然是不會的
安東尼比安奇雖然是個商人,但只是小商人,在美國算不是厲害人物。
喬治比安奇長大后,也只繼承了一點點資產,他是幸運挖到了金礦,這才能躋身一流富豪之列,可對比阿斯特家族,霍克利家族這樣的超一流富豪,還差一點。
一來他屬于暴發戶,雖然年輕的時候也上過大學,但不是哈佛那樣的名校,只是普通的大學,校友也都是一些小商人的孩子。
以至于他沒累積到多少人脈資源,一夜暴富后,也只是金錢的數量增加了,對于他的身份地位提高,沒起到任何作用。
美國上流社會圈子,仍然排斥他。
二也有他妻子的緣故,他的妻子是一個農場主的女兒。
因為是獨女,夫妻二人很疼愛這個女兒,把她送到教會學校深造,這種學校會接受上流階層善心人士的捐助,因此師資力量很好,培養了許多女學生。
但她們幾乎沒有機會上大學,畢業后雖然有機會參與社會勞動,卻也隱隱被上流圈子排斥在外。
這就相當于頂級貴婦的圈子和中產階級職業女性有壁,除非她們嫁一個好丈夫,不然永遠擠不進去。
而愛麗絲比安奇嫁了一個好丈夫,兩人相愛于喬治比安奇還是小商人的時候,他們通過一場文學討論會認識的,因為相同的愛好,走到一起。
愛麗絲是個沉迷文學的文藝女青年,全副身心都放在創作上,從未向往過上流社會的浮華,也因此被同樣愛好文學,只是一個小商人的喬治比安奇吸引。
兩人結婚后不久,喬治就人品大爆發,獲得了一座大金礦,這讓兩人瞬間成為了大富豪。
可一來他們是暴發戶,二來愛麗絲不善于交際,只熱愛文學。
而身為丈夫的喬治,也是一身商人的習氣,和喜愛文學的思想,導致他們備受鄙夷,不被上層圈子所接納。
蘇葉翻看完資料,不由好奇,“按照他們的性格,應是不在意才對。”
喜好文學的人,往往在自己內心有一個寬廣的世界,外界的接納與否,他們想來是不會太過在意的。
尤其兩人可是擁有一座金礦,已經是暴富了,不需要做其他生意,就足夠有錢,那也就不用去巴結討好其他人。
“你說的沒錯,但他們有孩子,”邁克道,“要知道,頂尖的教育資源是被壟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