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定會陷入內斗,”摩根集團雖然叫摩根,董事長也是摩根,但本質上卻是好幾家雄厚資本結合到一起,摩根雖然掌握了話語權,其他人的勢力也不弱,能不能取而代之,把摩根集團換個姓氏,這次是很好的機會。
除此之外,摩根家族內部也會開始爭權奪利。
當然他們都是聰明的,不會因此忽略了外部的危險,必定有一只眼盯著環伺的群狼。
可那些野狼們的目的又不是搞垮摩根集團,只是想借此事來發一筆財,讓自己多掌握一點摩根集團的股份而已,又不觸及根本利益。
他們主要對付的是那些掌握了摩根集團股份的小股東們,玩心臟起伏游戲,騙他們放棄到手的股票。
這于摩根集團頂層那些家族不痛不癢,只要握好手里的股份,外面那些人再怎么鬧,都玩不過他們。
所以在知道這所謂抄底,抬高價格,都是為了斂財之后,他們不會管的。
覺得沒危險,又陷入內斗,就是下手的最好時機。
那三人要做的,就是在想要爭奪董事長位置,即便沒想過要位置,也愿意獲得更多利益的人當中左右逢源,挑唆矛盾,挑起內斗。
幫他們各自樹立對手,拉攏友軍,然后互相攻訐。
必要的時候,可以親自下場,背叛,投靠,幫著這家打那家,轉身又把這家的消息賣給另外一家。
總之讓他們亂起來,家族和家族之間,資本和資本之間,還有同一個姓氏的人也互相爭奪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即便什么都沒得到,也能把摩根集團的上層,搞成一團亂麻。
然后他們再拉外面資本入伙,看似讓摩根集團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金錢,實際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原本的合作商換一個遍。
畢竟人家放錢給你,還不要股份,那肯定是要其他好處的。
比如某個訂單,某個合作項目,從別的公司換成自家公司。
有資本愿意這么做的,因為他們想要和摩根集團搭上關系,有了第一次,以后合作的機會還會少嗎
這樣的好事,那些股東們肯定也會同意,更多的錢到了自己口袋,就意味著這場戰火中,他們獲勝的希望更大。
再不濟,有錢了也可以私下里去收購股份不是
當大部分合作商都換了,摩根集團真正的危機也就來了。
之前的合作商肯定會不服,他們無法對龐大的摩根集團怎么樣,還不能從別的地方找補回來嗎
于是當有人拉攏他們,借著這次事件造謠,比如摩根集團要倒閉了,所以合作全部取消了,比如摩根集團出現財務危機,才急需要圈錢,為此不惜得罪原本的合作商等等。
這樣真真假假的消息放出去,不管那些人信不信,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再一次抄底的機會來了。
最后那些新合作商們,他們愿不愿意把送出去的錢賺回來呢
在有了兩次被抄底,集團卻毫發無傷的經驗后,這些人肯定以為,這又是一次騙傻子游戲。
估計就連摩根集團上層那些人,都忍不住出手了。
沒有人抵得住手上資產翻兩三倍的誘惑,在他們認為絕對安全的情況下。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一次又一次,原本還算平穩的股價,短時間上浮好幾倍,是摩根集團的股價真那么值錢嗎
不是的,這就是泡沫,一戳就破。
而這最后一次,蘇葉會親手戳破它,讓所有人都看看,穩固不倒的摩根集團,是怎么像紙糊的那樣,一戳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