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吃著我的奶長大的,我把你當成親生女兒,”陳嬤嬤臉色灰白,猜到了她家小姐想干什么,卻無力阻止,心痛不已。
“你們活下去”陳婉瑩動了動嘴皮子,最終只叮囑了一句。
片刻后,正殿門打開,陳嬤嬤提著一個食盒,匆匆往外走,往太醫院的方向而去,遇到人能避則避,避不開就無視。
承慶殿那邊發生事故,大部分宮人都警醒著,覺察風聲不對,立刻躲了起來,剩下敢在外面行走的并不多,又因為陳嬤嬤走的是宮人才知道的小道,并沒有侍衛把手,一路上很順利來到了太醫院。
因為蘇葉身體虛弱的關系,一直需要太醫,但其他太醫不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于是張太醫被要求一直在宮中當值,隨時準備無名殿那邊的傳喚。
太醫院在整個宮城中,地處偏遠,但靠近西側宮門口,對面就是侍衛們休息的地方,因此雙方關系還不錯。
陳嬤嬤拎著食盒匆匆進來,說是陳廢妃感激張太醫,知道因為小主子的緣故,讓他無法回去和家人團圓,故而送了食盒來。
“張太醫,這是桂花糕,棗泥酥,驢打滾都是小孩子愛吃的糕點,主子知道張太醫家有小孫子,希望他們能喜歡,還有這是黃燜魚翅,燒鹿筋,爆炒鳳舌,荷包里脊都是無名殿的廚子做的,給眾位太醫添道菜。”
陳嬤嬤把食盒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東西展示出來,第三層卻沒動,其他太醫也沒不識趣的去探究。
張太醫和陳嬤嬤對視一眼,低頭行禮,“謝陳主子賞。”
兩人你來我往,表演了好一會兒,陳嬤嬤才告辭離開。
張太醫招呼了一聲,就去了宮門口,和侍衛們說了一聲,把食盒遞給外面等候的小廝,給出幾個銅板,讓送家去。
這倒不是張太醫家里的,而是一直有一群十一二歲的小孩守在這里,如果里面的侍衛,太醫,或者太監宮女需要什么東西,可以吩咐他們去辦。
這樣就不需要找上面要出宮的腰牌,方便多了。
當然,進出的東西都是經過嚴格檢查的,張太醫手里的食盒也不例外,被一層層打開,確定只有糕點,才放行的。
這算是陳婉瑩布得一層障眼法,如果東宮真的出事,上面追究下來,一定最先查到張太醫,然后陳家就有時間,把女兒送走了。
與此同時,嫣紅已經鑿開了冰面,看了懷里的小主子一眼,深吸口氣,跳下了寒冷的河水。
在陳嬤嬤離開后,嫣紅就把蘇葉綁在懷里,然后再穿上冬天的棉衣。
棉衣本就臃腫,懷里多一個嬰孩,只要不哭不鬧,完全看不出來,即便被人撞見,也不會覺察。
她順利來到出水道,之前就是從這里孩子運進來,這次不行,外面沒有接應,她只能親自下水。
好在宮里用熱水頻繁,時時往水里倒,導致河水溫度一直比較高,即便結冰,也是薄薄一層。
嫣紅很快就用石頭鑿出一個大洞,只身跳下去。
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嫣紅立刻面無血色,可只能咬咬牙硬撐。
蘇葉從空間拿出一張恒溫符,無聲無息貼在她身上,順手也給自己貼了一張。
站了一會兒,感覺身體適應了,沒有那么冷了,嫣紅咬咬牙,沉入到河水里,快速的往前游。
宮墻雖然厚,但也有限,她很快就看到了張太醫描述的,下面的鐵柵欄,上了鎖,很大一把。
此時想辦法打開鐵柵欄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從柵欄底部和河底之間的縫隙通過。
為了攔住肖小,又能讓宮里排出的污物流出去,鐵柵欄是焊在頂部的,下面非常鋒利,一不小心就會被刮出一道鮮血淋淋的口子。
好在嫣紅體型偏瘦,側著身竟然擠過去了,她小心護著蘇葉,沒有讓她受傷,自己的背上卻被刮出長長一道傷口。
蘇葉視線受阻,水下呼吸困難,沒有聞到血腥味,只是通過她不自然的反應,猜測她受傷了,又從懷里拿出一張符,能暫時保她狀態不變,不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
很快,她們就離開了皇宮,嫣紅開始鑿冰面,經過剛剛一番掙扎,她幾乎沒了力氣,在水下也憋得難受,要不是有蘇葉,早就受不了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