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為了震懾宮人,下令狠狠打了二十大板,到現在張太醫還躺在床上起不來呢。
不過皇家父子表現得在乎義忠郡王,那陳家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派人來請了,太醫院也不推脫,派了一位太醫過來。
這位太醫把了脈,說風寒之癥很是嚴重,得精心養著,還得用上許多珍貴藥材。
其實,他只是把出普通風寒,但宮中太醫慣愛開太平方,一來是不能對貴人用重藥,出事了承擔不起責任。
二來宮中用藥,向來是什么珍貴用什么,他以為齊國公府富貴至今,應是不缺藥材的。
所以這么開藥,既能顯出自己的能耐來,又能把人治好。
公中是不缺,但官家的是陳夫人,而不是陳大奶奶,因此需要這些珍貴藥材,還需要陳夫人批準。
陳夫人看著藥單,臉皮子抽了抽,“一個小人兒,倒是金貴。”
但最終也沒說什么,她是個拎得清的,知道陳家未來還要靠陳景軒,除了他是爵位繼承人以外,還因為是宮里郡王的親舅舅,她的兒子要靠邊站。
擺了擺手,示意貼身嬤嬤開庫房取藥。
陳三奶奶見此,滿臉的嫉妒,“什么最好的,都要緊著他們大房,明明是他們害得陳家丟了爵位,偏老爺眼里只有大房。”
“禁聲”陳夫人嚴厲的看了一眼小兒媳,這么大了還不曉事,要不是兒子實在不成器,也不能讓兒子娶她。
這是她的親兒媳,也是親侄女,自然比另外兩個得她喜歡,經常帶在身邊,教導其管家的本事。但這個兒媳小性,嫉妒心強,還看不清形勢,讓她頗為頭痛。
陳老爺一共三個兒子,陳景軒外,還有庶二子陳景凱和嫡三子陳景川。
其中只有嫡三子是陳夫人生的,又娶了她娘家侄女,平日她當然要為親兒子兒媳謀劃,可現在情況不一樣。
“要不是川兒不爭氣,老爺也不至于把希望都寄托在大房身上,”說起來陳夫人也無奈,都怪她當初太疼小兒子了,把他養成了一個紈绔,絲毫比不上他大哥。
“可您之前不是說”陳三奶奶不服氣,明明之前婆婆還說,要讓老爺把大部分家產留給三爺呢,怎么現在又巴巴去討好大房了。
“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陳景軒遭殃,大房就一個病弱的小兒,自然不足為懼。現在大房眼看要起來了,我們得罪不起,”誰讓陳景軒優秀,還有個能為大房帶來利益的先側妃娘娘,只會讓陳家越來越好,這不比之前沒了爵位,只剩一點錢財強
“要那么好的藥材有什么用,還不是養不活,”陳三奶奶仍然不滿,嘀嘀咕咕道,“要是和前面那個一樣,就有意思了。”
陳夫人眼神閃了閃,如果大房沒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