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和尚們氣得不行,又不能真的把人架出去。
還是林如海聰慧,一眼就看出發生了什么,命人拿來二十兩銀子,送與凌云子。
這種事有一就有二,后來他們在京城又見到了,凌云子沒錢了,正好路過京城林府,就想著上門打秋風。
正好林如海在京城備考,得知后讓人送上白銀五十兩。
錢到手了,凌云子卻沒打算離開,賴在林家不肯走。
林如海也沒趕他,好吃好喝伺候著,時間長了,凌云子也不好意思了,悄咪咪拿出一張符紙,對林如海說,只要燒成灰吃下去,就能保證他考中狀元。
林如海當然不信這個,好聲好氣答應下來,轉眼就扔到一邊。
可他不信,林母相信啊,在借住期間,凌云子時常給林母講道法,那叫一個頭頭是道,順便還和她說游歷的經歷,說得那叫一個精彩。
林如海陪母親聽了一兩次,發現都是正統的道家典籍,就沒放在心上。
如果母親聽了能高興,那也不錯,他忙于科考,實在沒時間陪伴母親,而母親又為了他科舉的事,日夜擔憂,人都熬瘦了。
林如海想母親松快一些,于是也就沒管。
哪想凌云子竟然把林母忽悠瘸了,真的偷偷給他喝下帶有符紙灰的水。
林母的本意是好的,想保佑兒子高中,且只有一張符紙,稀釋在一整杯水中,應該無礙才對。
然林如海自小就體弱,一直養得精細,實在沒吃過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杯水一張符紙下去,竟叫他上吐下瀉,硬生生錯過了考試。
那年,林如海十六歲,有望成為本朝最年輕的進士。
可因為這符水的緣故,只能遺憾錯過。
凌云子非常愧疚,但林家母子沒有怪他,只道是運道如此,三年后再考也來得及。
卻不想凌云子歪打正著,那年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科舉舞弊案,牽扯到近百位學子,尤其是江南來的學子。
無論有沒有舞弊,都被波及到了,參與了舞弊的自然沒話說,直接剝奪舉人功名,發配邊疆服徭役,一輩子不得回來。
而另外一些純粹是被牽連,也被勒令空兩屆,六年后才能再考。
林如海因禍得福,因為生病錯過,沒被牽連上科舉舞弊案,三年后成了探花郎。
這不能說都是凌云子的功勞,但確實有那么一層緣故在,因此林家對他越發恭敬有禮,誠心以待。
凌云子可不會覺得受之有愧,他反正一遇到麻煩,就想找林如海幫忙。
這不巧了嘛,年前林母去世,林如海為了守孝丁憂,帶著妻子扶棺回鄉,沒有住在姑蘇老宅,而是一直居住在郊外的莊子里。
這一片都是林家產業,園子是當初林如海祖父修建的,林家人很喜歡,且林家祖墳就在翻過去一個山頭,在這里守孝很合適。
“道長,你且先說什么事,還有這孩子是”林如海知道他一向咋咋呼呼的,幾十歲的人了,像個頑童一般。
“哦哦,對,這孩子你讓人帶下來好生照顧著,這可是我未來的師傅,不能怠慢了,”凌云子聞言,忙小心翼翼把蘇葉放在椅子上。
林如海笑容一僵,“您還為自己找了一個師傅”
“我師傅可不是一般人,鏘鏘鏘,紫微星下凡是也”凌云子得意道。
林如海手一抖,“且莫胡說”
紫微星可是帝星,是能隨便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