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有人家里是真的困難,真就一點糧食都沒有呢
豈不是斷絕他們最后的希望,逼著他們去死
“在來的路上聽到有客商說,從姑蘇到無錫的運河,有一段堵了,正需要有人去疏通河道,不如就以工代賑的法子,讓那些完全沒飯吃的人用力氣換吃的。”陳景軒道。
江知府想了想,“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不過姑蘇城內沒有那么多糧食。”
“無妨,將會有一批金陵的糧商運糧食過來,我可幫忙牽線,”陳景軒道。
江知府驚訝,“糧商”還是金陵來的,這事怎么這么詭異呢陳景軒又是怎么知道的
陳景軒也沒想著隱瞞,想要進行后續計劃,就需要江知府配合,于是他挑挑揀揀說了,“我組織糧商會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農民旱澇保收,能讓一地百姓,豐收年不賤賣,災難年也能艱難度過,不至于直接絕路。現在姑蘇有難,讓他們運糧食過來幫忙,也正好培養一下他們合作共贏的意識,免得以后實施起來,有人動了歪心思。”
江知府覺得這其中還有蹊蹺,不由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低下頭,狀若沉思,半響才道,“這是驅狼吞虎之計,天下商人一個樣,他們不會白白浪費收割百姓的大好時機”
“對對對,”江知府恍然,“你如何保證他們不會想著收割姑蘇百姓。”
“你作為本地父母官,有給人發行商資格的權利。本地商戶已經有了,沒有特殊情況,暫時節制不了,但外地商人就不一樣了,想要在姑蘇城內行商,需要手續批準。你可以和他們簽訂一份契書,規定糧食散賣的價格,和整賣的價格。”陳景軒道。
江知府聞言,肉眼可見興奮起來,“不錯,他們還需要取得府衙同意”
本地商戶資格是辦一次終身有效,外地的就不一樣了,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卡他們。
比如入城時的檢查,交易許可,經營店鋪手續等等,但凡官府想要找麻煩,總是能找出一堆理由的。
“可為什么要分開規定散賣價格和整賣價格是因為散賣的價格比較高,規定不能超過某個區間門,以防他們抬價百姓買不起嗎這倒是一個好方法”江知府認可。
只要金陵的糧商愿意按照這個價格區間門來賣糧,他愿意讓他們把錢賺走,而不是留給那些黑心的商人。
“不,”誰知陳景軒卻搖頭,“要把散賣的價格壓低,壓得比平時還要低”
“為何”江知府是正統的文人,對于經商只有基本的了解。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壓價了,那些商人賺不到錢,就不會運糧食過來賣了。
目前還是解決姑蘇城內糧食危機,才是第一要務。
“自然是為了把整賣的價格抬高,”陳景軒道,“只有價格足夠低,低到姑蘇城內的糧商們去打價格戰,會虧本的程度,他們才會被迫去找金陵糧商,高價購入他們手里的糧食,免得姑蘇百姓購買了低價糧,再也不買他們的了。”
江知府臉色頓時不好,“你要讓他們用高價把糧食買走那到時候百姓可買得起他們手里的糧食”
“這個不需要擔心,你以為金陵糧商手上,有多少糧食”陳景軒微笑。
江知府遲疑,“多少”
“幾十萬石是有的,”陳景軒道,要不怎么說是大商會呢。
江知府放心了,這么多糧食,足夠姑蘇城所有人吃上半年了。
以姑蘇那些糧商的全副身家,購入這些糧食沒有問題,可如果提價的話,他們就買不完了,也就是說,勢必有一部分留下,低價賣給普通人。
陳景軒笑笑,“更何況,要是不夠,他們還能向外購糧,只要姑蘇糧商愿意付錢,要多少有多少。”
“你是想讓那些糧商破產”江知府終于明白了,讓他們高價買糧,又賣不出去,自然只有破產一徒,“他們不可能拿出全部身家購買糧食,何況糧食也能存放,今年不行,明年后年還可以再賣。”
姑蘇城內賣不出去,還可以運到別的地方去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