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金陵的薛家,就被合稱為賈史王薛四大家之一,威名赫赫。
陳大同也想要成為這樣的皇商,而不是做什么都得仰人鼻息,于是巴結上了一位京城官員。
這位也是姑蘇出去的學子,和陳大同當年還是同窗呢。
這人叫傅玉勇,比陳大同有天賦,且運氣好,得遇名師,其老師收了六個弟子,有師兄弟的幫扶,不僅順利考取了進士,還獲得了官職。
可在這期間,他已經耗盡了家里的錢財,當然,考中后也不是沒人送錢,可他野心極大,想著往上爬,開銷就大了。
陳大同就在這個時候搭上來的,一出手就是一萬兩。
這就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傅玉勇的官位越升越高,胃口也越來越大,每年沒有七八萬兩銀子,是不肯收手的。
除了他之外,陳大同想要在姑蘇站穩腳跟,就得討好本地官員,知府以下的主簿縣丞被他討好個遍。
至于江知府,這人的耿直不缺錢是出了名的,誰也不會頭鐵得想要撞一撞。
但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不敢討好江右良,就去討好甄家。
其實陳景軒的做法也不算冤枉了包括他在內的姑蘇糧商們,由于甄家在江南的地位,他們或多或少都討好過。
要么找了甄家旁支和人稱兄道弟,要么就是送錢送美人給甄家奴仆,甄家在外的管事等等。
真完全沒關系的,那還真不多。
言歸正傳,陳大同討好的人越來越多,也確實搭上了一些關系,但花銷肉眼可見地大,按部就班經商,還真賺不了這么多錢。
那怎么辦呢當然是來個狠的
只要能搜刮姑蘇一地的財富,他瞬間能賺得盆滿缽滿。
至于得罪江知府,未來的日子不好過
呵呵,只要江右良出事不就好了,皇親國戚的身份也不是萬能的,只要犯的錯誤足夠大,有沒有命留下都不一定呢。
且他也不是沒有靠山之人,只要做事隱秘不留把柄,事后長公主府還真不一定能把他找出來。
抱著這種想法的陳大同,干脆游說了其他糧商們,讓他們頂在前頭,自己好渾水摸魚。
但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大家認識也二十幾年了,他們如何不知道陳大同的心黑手很,害怕其中有詐,于是有志一同的跟著陳記走。
陳記干什么,他們才干什么
陳大同沒辦法,只能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大不了到時候告訴自己身后那位主子去,讓他找個借口,抄了這些糧商的家。
主子的產物,而他拿到那些店鋪房產,在姑蘇城內一家獨大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一向耿直變通少的江知府,竟然第一時間覺察了他的目的,派了衙役組織人手,瞬間打亂了他的計劃。
想到這幾天白白送出的幾十石糧食,陳大同就忍不住皺眉。
這些糧商們還好似約好了一般,上門討要說法。
馬良稍微委婉一點,先稱贊一波,拍一拍馬屁,再提出自己的想法,“陳老爺您看,我們的糧食實在支撐不住了,再施米下去,就要虧本了。”
“是啊是啊,我們已經放出去很多了,再多一點,百姓就不用再買糧了,到時就得不償失了,你總不會想讓我們破產,好趁機吞并吧”另一糧商連忙質問道。
其他人齊齊變色,想起了陳大同以往的作風,不由猶疑起來。
陳大同的臉色刷得沉下來,“我帶著你們發財,此時竟然懷疑我,既然如此,你們不如隨意好了,又何必找我呢。”
眾人一時拿不定主意,忙看向馬良,想知道他是什么想法。
“您看現在所有人都被調動起來,是不是要對外宣傳糧食不夠了”馬良見陳大同臉色不愉,作為他的忠實小弟,連忙幫著描補,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