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蘇葉的大部分課程,變成了琴棋書畫詩酒茶,一切能培養風雅氣質的東西,都是她學習的范圍。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她的短板。
她從小學的東西,都以實用為主,穿越后第一個世界,更是接觸科學和真理。
夏洛克倒是會拉小提琴,她卻從未嘗試過去了解所謂的藝術家的清高,看在眼里的也都是價值,以及背后的歷史原理等等。
以一種理科思維的方式,去理解藝術的美感。
自然她可以說的頭頭是道,甚至畫作也能美輪美奐。
但那種追求風雅清高之氣,她是沒有的,即便之后和花滿樓也學了琴,可最后她卻把琴音化作了能攻擊的武器,而不是純享受的東西。
說到底,她就是少了那么一種追求藝術,追求美的境界。
蘇葉表示,學到了學到了。
自此,這明經堂的后院被改造一番,擴大了院墻,把原本的后花園亭子囊括進來,春秋兩季,風景正好,就在此處學習了。
一邊享受陽光雨露清風,一邊探索風雅藝術,感受先人氣節,順便培養培養那種清高的心性。
挺好的,蘇葉感覺自己的心境都圓融了不少。
因此很少縮在院子里一個人做研究了,大部分時候都在這里,跟著甄士隱和偶爾有時間門過來授課的林如海學習。
她的學習環境如此,林玄玉自然不會單獨辟一個地方,何況琴棋書畫也都是他需要學習的。
加上正經的四書五經,他學的又快又好,林如何和甄士隱也想壓壓他的性子,用琴棋書畫打磨其脾性,于是也就在這里上課了。
良好的環境,或許會叫人懶散,但他們都不是需要努力苦讀的那種人,也就不算什么問題了。
而剩下的甄英蓮和小黛玉,可都是女娃娃,正該學這些才是,就更不用換地方了。
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習的內容又都能很快很好的掌握,無怪乎小黛玉每次上課都興高采烈,絲毫沒有厭學的情緒。
她牽著蘇葉的手,蹦蹦跳跳往前走,“大哥哥,今天你要再彈那首春日嗎”
蘇葉挑眉,“小黛玉喜歡”
幾天前,彈古琴的時候,她興之所至,把之前聽過的一首鋼琴曲隨性彈了出來。
這是一首對春天的追思,用一種極致浪漫的方式,把春日描述成初戀,展現出纏綿的情意,其中令人心醉的淡淡憂傷,溫暖和煦般的情感流露,使人陶醉。
雖然因為鋼琴轉古琴,彈起時斷斷續續的,但那動人的感情,卻非常打動人。
小黛玉聽著聽著,就忍不住落淚,詢問其原因,也只道喜歡。
蘇葉是發現了,或許是因為絳珠仙草真的被灌溉多了的原因,小黛玉是很愛流眼淚的。
感動時落淚,高興時落淚,看到書本動人處,也忍不住落淚。
好在那不是憂傷的眼淚,只是情感比一般兒童更豐富,也更敏感多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