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件事叫王夫人萬分歡喜,那就是賈珠被授予官職的時間門,比同科進士都要早。
按照張老太爺的計劃,賈珠本應在三月后參加庶吉士考核,如果通過,那自然加入翰林院,皆大歡喜。
要是沒通過,會運作一番,派來江南找一小縣任縣令,或者府城擔任通判。
每一屆進士基本都是這個流程,除了前三甲直接入翰林,其余都要再考一遍庶吉士,不行再考慮分配官職的事。
然而因為賈赦這一鬧,讓太上皇再次注意到了賈家,得知賈家子孫有出息,還比較高興。
雖然之前賈元春的事,讓他的算計落了空,不過好歹也沒成為新帝嬪妃,看在過世賈代善的份上,他就不予追究了。
即便甄貴妃在他耳邊說了不少風涼話,太上皇也沒放在心上。
畢竟他現在一心養好身體,求得長生,對于女色早就戒了。
甄貴妃又有過去的斑斑劣跡,在太上皇這里早沒了年輕時的優待,只是拿來制衡新帝的工具罷了。
這樣的人來和他說老臣家眷不好,太上皇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且也有點厭煩甄貴妃總是說這些世俗小事,耽誤他修行。
所以太上皇對賈家的感官一如既往,沒有受到之前賈元春事件的影響,自然對賈珠的出息持正面態度。
倒是新帝,在知道王子騰有意讓賈元春進宮,內心是高興的。
賈家雖說目前在朝中沒有高位,軍中勢力也被王子騰占據,但還有張家這門姻親在。
張老太爺自從回朝,就一直不偏不倚,從不在兩位帝王中間門站隊。
他的兒子也是,一回來就入了翰林,然后就不出來了。
翰林院院正這個職務,說重要肯定重要,是全國讀書人的標桿,在仕林中有巨大的影響力,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到全大楚學子。
但它本身對朝堂并沒什么影響,不掌實權,也不干實事,終日和書本典籍打交道,加上張簡初不像張老太爺,是太上皇的心腹,對太上皇沒有任何影響力。
這樣的人費盡心思拉攏到身邊,好似沒什么大用。
可偏偏張家還有兩個兒子在西北,做的事利于大楚的百年大計,新帝自然想把這樣的勢力拉攏到身邊。
然張家謹慎,從不站隊,新帝礙于西北那邊的事,也無法強硬。
賈家是張家的姻親,看張老太爺的態度就知道,對賈璉這個外孫是極看重的。
可惜這人無才,進不了朝堂,也就無法成為新帝拉攏的對象。
這時王子騰遞上來一個機會,讓賈元春進入他后宮,那么通過賈家去影響賈璉,進而掌握張家的軟肋,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可惜被甄貴妃破壞了,這就是一個攪屎棍,新帝一想到甄貴妃母子,就滿心的厭惡。
所幸賈家還有聰明人,沒真的讓賈元春進入忠順親王后院,不然
不過這不代表新帝就不厭煩賈家,他平等的討厭所有親近太上皇的臣子
這次賈珠考中進士,他原打算把人扔到窮鄉僻壤的地方去當官,然后幾年不允升遷,眼不見心不煩。
可這時賈赦神來一筆,還了國庫的錢。
錢誰能不喜歡呢,新帝早就看那些明明有錢,還一個勁薅國庫羊毛的王公大臣們不順眼了,想要他們還錢。
可太上皇還杵在那里,說什么國庫豐盈,不急需何不大度一點,落個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