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馬不停蹄向北攻伐,把北方一支支勢力打服,最終統一全國。
戚將軍一看,嗨呀,終于打完了,我演戲也是夠辛苦的,于是意思意思,放掉了陪著自己演了快十年戲的女真族,同時對徒家投城,麻溜的解甲歸田。
徒家也是個豪邁人,一直敬佩這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也感激他把女真折騰的快沒了人樣,于是給封了侯爵。
戚將軍拒不受禮,表示自己是前朝臣子,找了一塊地方養老。
十年后,戚將軍亡故的消失傳來,追封為國公。
又三年,戚家子孫守孝結束,悄無聲息參了軍,從最低等的士兵做起,一路成為鎮守北地的大將。
當年中原混亂之時,東北有戚將軍在,西北和中部可沒人,以至于韃靼和瓦剌崛起,時不時侵擾北邊百姓,韃靼更是差點打到長安。
戚將軍本就是韃靼和瓦剌的死敵,他的兒孫也不逞多讓,為新朝把北方打回去了,并對韃靼和瓦剌的主力造成重擊,讓他們多年沒余力南下。
戰爭結束后,他們齊齊解甲歸田,回到東北邊城巨鹿城,守護戚將軍陵墓。
戚家依舊認為自己是前朝遺臣,不肯受封本朝,但作為戚將軍后人,他們絕不允許北邊外族侵擾中原百姓。
因此打完了,他們自己就回去了,壓根沒管是什么想法。
無可奈何,只能夸贊一句,戚家人真勇將也。
說來戚家雖然不愿受封,但大楚歷代皇帝都不曾苛待,給戚家賞賜了不少田地,還命其建立祠堂,讓戚將軍世代享巨鹿城百姓香火。
這座城池因為戚將軍一直安然無恙,戚家在這里也享有特殊地位。
每任知府和邊將上任,都要來戚家拜碼頭,這不是說戚家蠻橫,而是出于對戚將軍的敬重。
戚家在這里百年有余,大部分時候都不會參與邊城管理之事,只有兩次意外,都是位于中部的瓦剌一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竟然穿過女真族地盤,來偷襲巨鹿城。
而邊將因為猝不及防,被偷襲而死,巨鹿城將士一時群龍無首。
戚家人臨危受命,帶領剩下的將士重創這支瓦剌軍,在朝廷新任命的將軍到來之前,還帶著人打回去,偷襲了他們的老巢。
等到新的邊將趕到,戰爭已經結束了,戚家人又縮回去種田了。
遠在京城的皇帝接到消息后,好氣又好笑,同時忍不住對戚家的能力和固執頭疼。
有這么厲害的軍事天賦,何必縮在家里不出山呢,豈不浪費
可無論他派誰去勸說,戚家永遠不搭理。
不搭理就不搭理吧,皇帝嘉獎一番,只能撩開手。
不過出于對戚家的信任,皇帝還送了一塊金牌過去,讓他們危急關頭,可隨時接管東北邊防。
后來幾任皇帝,也都不曾收回,還追加了圣旨,表示老祖宗的旨意,我們是認的,所以你戚家可要守好這東北。
事實上,戚家的赫赫威名,在北邊草原民族和女真族,都是聞風喪膽的存在。
尤其是女真,那十年實在是辛苦了,被戚將軍攆著跑,都快形成基因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