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距離在平時不算什么,可當戚十一受傷昏迷,就變成了必死之路。
好在他幸運的遇上了蘇葉,不僅毒解了,傷勢也在飛快恢復中。
可顯然,這次的事叫這位少年,生出了濃濃的怒氣和野心
他與自己的先祖戚將軍是全然不同的性格,更加銳利兇猛,勇往無前。
戚將軍生于前朝末年,從出生到死亡,都在王朝的快速衰退期。
在這樣的時刻,整個中原王朝總是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人災,以至于他們少了銳意進取的野心。
朝廷不愿意北進,與北方游牧民族進行交戰,于是占據天險固守。
這個天險就是由東到西,燕山山脈陰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連成一線,都是高大且險峻的高山,騎兵很難翻越。
其中在這條線上,有幾個缺口,祁連山山脈腳下的河西走廊,是進入河套地區的關鍵入口。
戚將軍曾在這里向西征戰七年,打下了武威郡,再往前就是張掖郡了,幾乎占據了河西走廊的一半。
如果朝廷支持,以戚將軍的勇武,也不是不可以像當年霍去病一樣,徹底打通河西走廊,連接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可惜到了武威郡,就被朝廷叫停,死都不讓再往西。
前朝在武威郡設立郡,派了適合守城的將領來鎮守,然后把戚將軍調往了另外一個缺口。
也就是陰山山脈和燕山山脈中間的張家口,那里可是游牧民族進入華北平原的關鍵入口。
一旦被攻破防御,就意味著距離京城非常近,京城危矣。
前朝末年的幾任皇帝都怕死,或者說控制皇帝的權臣宦官們怕死,把最厲害的戚將軍調任到這里,就是想要讓他守住門戶。
戚將軍一如既往的厲害,把大同盤地到陰山丘陵,再到壩上草原全都打了下來,再進一步,就可以把瓦剌人從大興安嶺以西的錫林郭勒草原趕走,讓他們和漠北的韃靼爭地盤去。
可惜,戚將軍的軍事行動再一次被叫停,不允許他再北征,而是回到張家口,再次守住京城的門戶。
當時戚將軍表達了不滿,覺得朝廷如此做,就是把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還給瓦剌人。
因為他多次上諫,要求出兵,被朝中只想要安穩的人不滿,甚至猜測他是不是想擁兵自重
這樣的人可不能放在京城附近,于是戚將軍再次被東調,這次來到了燕山以南,也就有了之前說的巨鹿城。
可以說,戚將軍對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沒有輸過,奈何朝廷不給力,死拖著他的步伐不讓進。
而戚將軍為人也確實忠君愛國,一直死守著底線沒有越雷池一步。
然而這位戚十一少,和曾祖是完全兩個畫風。
他的眼中都是野心和無所顧忌,這是蟄伏的猛獸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蘇葉的出現,依照大楚對戚家的不設防,這位戚十一少很快就能平定整個女真部,然后帶領這支能征善戰的漁獵民族,攻入蒙古草原上的瓦剌和韃靼,徹底統一北方,最后成為大楚的威脅。
那么,他是否會取代大楚的地位,成為進入中原的大一統王朝呢
蘇葉緩緩轉身,低頭與跪在蒲團上的戚十一對視,眼中滿滿都是審視,“你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