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在聽蘇葉說了后,就一直注意這邊的動靜,等蜂窩煤做好,也送了一些過去,讓他們試用。
張家兄弟知道效果后,立刻通知知府,讓他召集衙役,張貼公告,通知全城的人,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價格便宜,非常好用的燃燒物,只要去免費做工半月,就能學。
有了官府助推,很快就有絡繹不絕的臨時工來觀摩學習,順便幫著做事,二十天不到,就做出了一批,有將近十萬塊。
加上那邊煤爐也在加緊燒制中,十幾天后就可以裝車一批,運往各個草原部落了。
在這期間,蘇葉陸陸續續見了不少人,有當地的馬商像韓騰之流,也去了郊外榷場,和來自各國的商人交談,通過他們打聽一些西域等國的情況,最重要的是,拜托他們運一些需要的商品過來,像種子和某種技術等等。
技術這種東西很神奇,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些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進步,必然會被發明出來,而有些純粹就是意外了。
蘇葉對某些工藝非常感興趣,趁著這個年代還有,沒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就想收集一些,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用到呢。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明明本國研究出來的東西,在各種天災動蕩的情況下,在本國已經消失,卻傳到了國外,在某個國家被保留下來。
這種的,也有價值收集一下,即便于這個時代沒用,也可以作為一種歷史研究價值。
有些技術和工藝是保密的,商人不一定能弄到,可只要有了消息,相信等戚十一的鐵騎踏入那塊地,也就得了。
最主要的還是信息,只有你知道他們有什么好東西,才能精準找到,而不是錯過了。
忙忙碌碌將近一月,蘇葉終于要出發了。
這次她不打算帶著春來,讓她留在西平府接收消息,至于春景則跟著一起。
兩人打扮成某個商人家里的小兒子,跟著韓騰這個遠親出來見世面。
因為只是見世面,他們只帶著幾匹駱駝,商品都是一些小而精巧貴重的,都是江南來的好東西,比如精巧的耒耜金釵,顏色鮮艷的胭脂等等。
除了他們,韓騰這支商隊有好幾百人,由三個大商隊和七八個小商隊組成,韓騰作為領隊。
自從不買賣馬匹后,韓騰做生意就光明正大多了,每次都帶著好幾百號人,大搖大擺進入荒漠和草原各個勢力。
由于他們帶來的都是緊缺和需要的物資,要的又都是草原上廢棄不要的羊毛,眾人相當歡迎。
這次的商隊和以往沒有不同,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多了不少駱駝,背著以前沒有的商品煤爐和蜂窩煤。
這算是此次的明星產品了,其火爆程度,讓所有商人都垂涎三尺。
此商隊是借著韓騰的便利,多多少少都購買到一些,韓騰當然是最多的,光他就帶了幾千塊。
這當然不足以滿足那么多韃靼人的需求,此次只是先打開市場,讓他們看一看效果,待年底,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來西平府購買,而不是他們千里迢迢運過去。
蘇葉算了一筆賬,這蜂窩煤按照五文錢一個價格出售,僅那一個月,她就賺了七百多兩。
這些商人可不會便宜出售,他們運過去那么遠,一定會賣個奢侈品的價格,不說別的,就這隨時隨地拔開就能起火,難道不值得一百文一枚
普通韃靼人買不起,那些貴族可不差錢,他們金銀無數,是不會在乎這燒煤像燒錢一般,只要能享受,就沒什么不可以的。
因此商人們不愁賣不出去,只愁這玩意兒有點重,運送不了太多,真是可惜了。
春景原本也想帶一些,預備著路上生火做飯,讓蘇葉能吃到熱食,被她拒絕了,在商隊里搞特殊,會讓人注意到她,和她低調的目的不符。
就這樣,蘇葉和春景跟著商隊出發,他們先是向西,進入河西走廊,然后向北抵達阿爾泰山脈南麓,之后沿著阿爾泰山往西北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