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蘇合已經投誠,那就沒必要像看管俘虜一樣綁著了,他部落的人也被放開。
對外的說法是,他們愿意保護商隊這一路上的安全,以抵償之前的犯下的錯。
商隊畢竟不是軍隊,沒有那殺俘的必要,加上蘇合部落的男人真是好手,各個雄壯勇猛,且對地形又熟悉,總能帶他們找到更合適的人。
在展現用處后,其余人自然而然接受了,反正領隊是韓騰,帶人拿下這群韃靼人的是蘇葉,兩人都同意,其他人沒有反對的理由。
于是哈爾烏部落在商隊中得到了更好的待遇,給他們的食物和其他人一樣,有水,干糧和肉干之類的。
總之,每個人都能吃飽,這讓蘇合松了一口氣。
安頓好自己人,確定他們不會因為受傷而出問題,就來找蘇葉詢問,“我該如何做”
“不急,”蘇葉咬了一口被加熱后,愈發干的餅子,就著熱湯一點點吞咽。
等到整塊餅子下肚,感覺到微撐,才停下來,天氣冷,還是需要多儲存一點能量的,“我要先見到阿茹娜,了解她是個什么樣的人,才能針對性的提出策略。”
不過在此之前,也不是什么都不能教蘇合。
他和戚十一不一樣,家學淵源,天生對打仗有著敏銳的直覺,又熟讀兵書,更屢次實踐過。
蘇合長到這么大,除了打獵外,做的最多的就是跟著部落四處游走,一邊逐水草而居,一邊躲避蘇德部落的追捕。
這樣的經歷叫他相當有韌性,武力值不低,且打獵訓練出來的本事用在打仗上,也有一定的加持作用。
但這不代表他就能成為一員猛將了,或許做個急先鋒,突襲是可以的。
可更重要的戰略部署,和統軍作戰能力,要欠缺一點。
如果蘇葉讓他現在去投奔戚十一,一定能成為戚十一手上最好用的刀,披荊斬棘,不在話下。
但他畢竟還有更重要的作用,按照蘇葉這番謀劃,一定能加速韃靼王庭的瓦解,就在瓦剌部被殲滅后,等不到他們提升實力,就把人搞死。當然會比對方打贏瓦剌后,利用搶來的資源提升實力后更容易。
這可比正面進攻,真刀真槍去拼節省時間。
因此這一路上,蘇葉要培養他領軍作戰能力,至少給他科普一些兵法,弄一個速成訓練。
蘇合沒辜負她的期待,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著,很快就形成了自己一套理論。
有了理論作為指導,再加上之后上了戰場后的實踐摸索,相信他很快能成長為一代名將。
蘇葉并不擔心他成長起來后,會生出更大野心,進而想要效仿成吉思汗吞并整個草原。
因為相比之下,他只是將才,不是帥才,而戚十一這個未來統帥整個蒙古草原的人,才真正是橫掃千軍的人物。
蘇葉此時把蘇合培養起來,是為戚十一輸送人才,也是等將來事情成了,分戚十一的權。
戚十一這個人,她暫時還沒有完全看透,持保留意見,但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經決定了合作,還許諾了婚約出去,那在對方沒有生出其他心思前,她會全力配合。
要是之后戚十一想法變了,她也有辦法置他于死地,而蘇合就是暫時接管戚十一手上軍權的人。
當然了,分權這種事,蘇葉會提前安排好,不會讓蘇合有背叛她的機會。
如果戚十一沒變,依然是現在的想法,那就更需要一個從始至終都效忠她的武將,代為震懾整個大漠。
倒時戚十一就不適合留在草原了,將會和她回到朝堂,平分天下。
相比戚十一,蘇合這個人更好掌控,說效忠就是效忠,除非他效忠的對方死了,不然這人是個認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