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欽沒想到蘇合如此勇武,眼睜睜看著他連殺四人,心里不由怯了。
他可是左賢王,在瓦剌地位尊崇,死在這里就太不值當了。
所謂越有地位的人,越怕死
年輕時候的代欽野心勃勃,拼了命的往上爬,贊一句勇往直前沒有任何問題。
可坐上高位后,雄心壯志漸漸被權利腐蝕,他雖還有野心,可更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柄。
但兩軍對壘,作為主將最忌諱的就是怯戰,一旦產生了這樣的心思,輕則丟命,重則全軍潰敗。
代欽無論如何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一旦他退了,整支軍隊的氣勢就沒了。
主將都退了,其余士兵還不跟著跑潰敗只在瞬息之間。
因此哪怕心里產生了不妙的預感,代欽依然得往前沖,可他有意無意避開了蘇合的方向,想帶著士兵沖殺出去,然后折返形成包圍圈,徹底把這支膽敢來犯的韃靼軍吞下。
他的計策沒有問題,己方將士的人數是對方三倍,這完全可行。
但他漏算了一點,蘇合需要殺他立威。
他這將軍位來的巧妙,不僅手下人不怎么服他,大多數人都沒見識過他的實力。
第一戰代表了他的,能立住,他才能真正掌握這支軍隊,乃至之后收編的兵士,要沒立穩,將來想做什么都困難重重,處處是阻礙。
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蘇合眼里只看到了代欽,見他轉移了方向,立刻調轉了馬頭,直沖而去。
代欽沒想到他竟然這么莽,臨時調轉方向就有可能讓身后跟著的騎兵來不及反應,進而讓他和自己的親衛脫離。
凡是將軍身邊跟著的,都是最重要的親衛,這些人會全力護持將軍的安全。
這樣才能保證將軍在打仗的時候,不輕易死去,不然何以戰場上普通士兵的死亡率高,而將軍低呢
是他們不上戰場,只在后方指揮嗎
當然不是,純粹是因為他們身邊有人保護,任何襲來的攻擊,都會被親衛擋下。
代欽即便在和蘇合比武的時候,其實也沒擔心過自身安危,因為親衛在身邊護持。
他以為蘇合也是如此,在快速沖殺之時,會認準一個方向,然后一直殺過去,這樣親衛們才能一直跟在他身邊,配合默契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蘇合接觸這支軍隊,才堪堪幾個月,并沒有訓練出所謂的親衛,只是在練兵的時候,他有意按照蘇葉教的軍法,把每百騎列到一起,配合訓練,而他每天挑一旗,親自帶著他們和其它旗對戰,算是養出了一點默契。
剛剛看似他親衛的存在,其實是在沖鋒前,臨時選出的對戰中最勇猛的三旗。
這些人的目的可不是就近保護他,而是跟著沖殺。
現在蘇合臨時調轉方向,那些人完全不打算跟從,而是在旗主的帶領下,繼續往前廝殺,蘇合一人一騎,在眾人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沖到了代欽面前,兩人再次交手。
代欽以為機會來了,立即命令親衛一起擊殺蘇合
“殺”蘇葉知道自己處境危險,直接喊破了喉嚨,把殺氣騰騰的話喊得周圍所有士兵聽見。
這仿佛一個信號,原本和瓦剌人廝殺到一起的韃靼士兵,立刻擊退敵人,轉身沖了過來,竟瞬間對代欽的親衛形成了包圍圈。
局勢變得愈發詭譎,蘇合與代欽交手,處于被包圍圈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