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朝廷封王的詔書和蘇葉的信同時抵達,戚十一直接棄詔書不管,反而看起了蘇葉的信。
來宣旨的欽差臉色變了變,卻不敢發作。
誰不知道現在戚十一炙手可熱,誰也惹不起,萬一他一個不高興,直接發兵攻打大楚怎么辦
不說別的,光東北就是一個巨大的缺口,戚家想反,燕山內外響應者云集。
要是他態度不好,戚十一以此為借口,他就成千古罪人了,被殺了祭旗都是輕的,就怕皇帝不過癮,滅他九族
不僅是皇帝,朝臣們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會放過他。
因為一旦戚家反了,東北平原肯定并入戚家地盤,而不再屬于大楚。
看那些女真人受戚家驅使,為他南征北戰,就知道他們對戚家是當成主公效忠的。
許多大臣的糧莊還在東北平原上呢,如果真的反了,他們的利益就收不回來了。
在臨出發前,他的上司一再交代,要和顏悅色,不要得罪戚家。
當然了,他也肩負探查的工作,看戚十一在大漠上是個什么地位,是真的橫掃大漠,讓那些韃靼瓦剌人不敢反抗,屈服于他的統治。
還是只是打贏了,其實離治理好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是這樣,大楚不介意動動手腳,讓戚十一沒法輕易掌握統治,最好時常有叛亂拖住他的手腳。
然而一路行來,欽差看到的都是柔順的外族人,他們似乎對戚十一心服口服。
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做到如此程度,除了強大的武力讓人敬佩,還有超強的政治手腕,該打壓打壓,該拉攏拉攏,毫不含糊。
合理公平的分配好利益,然后改善普通牧羊人生活,讓他們立刻恢復生產,在冬天來臨之前,囤積足夠過冬的物資。
雖然時間不長,可韃靼和瓦剌犧牲了將近二十多萬人,雖然一大半是被俘虜,送到別處去服役了,可對于兩族百姓而言,確確實實少了二十多萬勞動力,且還是最年輕健壯的那一批。
留下來的多數是老弱婦孺,有些部落還能剩下一半青壯,有些就只剩老人和女人在苦苦支撐了。
現在是夏季還好,等到冬季沒了食物來源,將會餓死更多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戚十一以雷霆手段,把所有人重新聚集到一起,給眾人重新劃分了放牧的草場,并且強調,不允許大部落仗著人多勢眾,去劫掠小部落,搶他們的草場也不行。
要是被發現,他不管是不是有苦衷,整個部落的男子全部被斬殺,他親自讓你沒有搶劫的實力。
夏天過完,牛羊吃得肥肥的,就統一去規定的個地點,屆時大楚的商人都會過去貿易,帶上足夠過冬的物資。
他們可以用牛羊馬匹換這些生活必需品,且為了不被惡意降價,規定了統一價格。
按照計算,只要每個人養頭羊,到冬天換來的物資,就可以過一個有糧食有炭火的安穩冬天。
有本事一點,如果養上五六頭,剩下兩頭還能換來年春天的物資,沒有也不要緊,因為春天也會有一場商貿交流,大楚商人會帶來新的物資。
那么問題來了,草原上剩下的這些人,每人有頭羊的財產嗎
肯定是沒有的
那些有地位的貴族和首領就算了,他們手里的羊多的數不清,可更多的普通百姓一家能養四頭就不錯了。
最后還有奴隸,他們自己就是主人的財產,更不用說擁有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