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安祖父獲得了一個買官的資格,花掉了家里全部積蓄,為自己謀了一個虛職。
掛著這個官職,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家里重新富裕起來,比以往更甚。
此時他與妻子已育有二子,就是安縣令的大伯和二伯。
男人嘛,有錢就忍不住納妾,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家中犯事,被發配為官奴的小姐,見對方生的花容月貌,就買回來當小妾。
這小妾魏氏不僅生的花容月貌,更是才情手段都不缺,不過幾月功夫,就哄得安祖父抬她為二房。
后兩人生了一兒一女,就是宮里的賢妃,和安縣令的父親安延遠。
幾年后,小妾的家中平了反,魏父從流放之地回來,本打算接回女兒,可她已經嫁人,還育有兒女,總不好叫她合離再嫁吧
但好好一個官家千金,竟成了商人的二房,魏家肯定也不樂意,這會影響到家族其他女子姻緣。
怎么辦呢半年后,安祖父的原配去世,魏氏被順利扶正,兩人的孩子也成為了嫡子嫡女。
在新岳家的幫助下,安祖父竟然也做到了五品官。
他的兩個大兒子在成年后,就被分了出去,在老家經商,唯有小女兒小兒子帶在身邊。
后來小女兒在岳家的運作下,入了四皇子府當妾室,而兒子安延遠也考中進士。
這些年,安延遠在姐夫新帝的提拔下,一路從正六品做到從二品大員,可謂是風光無限。
安孟文是他的庶長子,通房姨娘所生,在安延遠還沒娶妻的時候,就懷了這一胎。
這對大戶人家來說,是相當不講規矩的,但凡疼愛女兒的人家,都不可能把女兒嫁給還未成婚,就已有庶子的人。
因著這件事,安延遠聯姻的檔次生生下降一大截,安家對于這個通房和庶子怎么看怎么不順眼,生下來后直接打發去了莊子上,對外表現出完全不在乎的態度。
后來安延遠成婚,妻子是魏家表妹,為表示賢惠,魏夫人提議把庶子接回來。
當然通房沒這個待遇,依然扔在莊子上自生自滅。
這番表現讓安家人對于這位新夫人非常滿意,干脆把安孟文的一切交給她處理,從不過問。
安孟文出生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康,去到莊子上,也很少生病。
可到了魏夫人身邊撫養,就總是七災八難的,好幾次差點病死。
三歲那年,魏夫人生下嫡子,府里正為嫡子降生而高興呢,得知他又生病了,只覺得晦氣,又把人挪到莊子上,交給通房自己照料。
在生母的照顧下,他平安活了下來,只是身體變得極為虛弱,動不動就病一場,和健康的嫡子完全不一樣。
府里就更不待見了,幾乎不過問莊子上的事。
就這樣長到了六歲,府里唯一的嫡子夭折,他們重新想起了這個庶長子,派人過來接,通房依舊扔在莊子上。
作為安家唯一的兒子,安孟文的待遇好了很多,不僅祖父母和父親疼愛,還專門為他請了夫子。
代價是,莊子上的生母沒了,生母娘家原本是安家的家生子,之前安孟文經常生病,要不是有外家人照顧,估計真活不下來。
然而這次,魏夫人打著為他好的名義,提了他生母為姨娘,順便把外家人全放出了府。
安孟文在安家算是孤立無援,身邊的下人都是魏夫人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