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澤是距朱提主城兩百里外的一座中等山峰,山下有一塊小小的盆地,兩條河流從盆地穿過,夏季容易河水泛濫,把盆地沖積成沼澤泥潭。
這些泥土非常肥沃,適合水稻種植,且一年三熟,還能在稻田養殖一些稻花魚。
但夏季河水泛濫的問題必須解決,糧商會在考察后,決定挖一條河溝,把兩條河流匯聚到一處,再打通一條山脈,把河水引入山脈下的地下溶洞,把溶洞變成出水口,從另一個方向引出去后,連通六盤水。
而六盤山的上游中段,就是糧商會最大莊子所在地,也是秘密訓練私兵的地方。
溶洞打通后,河水漫過地下洞,變成了水道,從那個莊子到這里,坐船只要五天功夫,中間不用下船。
也就是說,運送糧商非常方便
這樣的便利條件,這塊盆地和周圍山林自然被買了下來,因為離朱提主城實在近,朱提國的人也很不放心,甚至還派了人混進來,專門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糧商會表現得光明正大,什么都沒干,只打通了溶洞,明面上是把河水引入到底下,通過這個方式排出去,把沼澤變成良田,然后就在這里屯田種地,而周圍的山也開發出來種果樹。
盆地面積不大,調過來的人只有三四千左右,其中還有幾百是老人和孩子,他們跟著親人一起過來,干不了重活,就幫忙照看果林,和散養在林子里的家禽。
剩下每個人分幾畝地,一年種三茬水稻,幾乎相當于一整年都在忙忙碌碌,幾乎沒力氣干別的。
而因為地形特殊,周圍都是山,只需要在幾個山頂安排護衛,最多不超過百人,就可以保障這盆地內的安全,以至于連護衛都不需要多。
得知這情況后,崔國主和另外三家頓時不慌了,要不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可溶洞打通后,船造好,隨時可以在這里駐軍,且糧食住所都不缺。
現在蘇葉需要,立刻就可調過來五千人,至于那些朱提派過來的探子,要么早就被收買,收買不了的,也不知不覺清理了出去。
這里早就固若金湯
三天后,士兵集結完畢,由魏斌帶隊,他是這群護衛中的領頭羊,體能非常好,腦子也靈活,在立功后,就被推薦去蘇葉在海島上的軍校學習了兩年,現在該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魏斌集結完隊伍,對于這支自己訓練后,有模有樣的軍隊還算滿意,點點頭,讓他們原地站立,等候指示。
他則小跑爬上半山腰的哨崗,“公子,隊伍集結完畢,請指示”
蘇葉看他,上下掃視兩眼,“參與了兩次海戰和海島搶奪戰,感覺如此”
魏斌一愣,立刻回答,“回公子,一次海戰是琉球的海軍,他們不滿我們占領琉球的城頭堡,想要從海上搶回去,被我們設伏截下船只。另外一次是西班牙艦隊,他們裝備了火炮,射程遠,我們差點吃虧,但很快發現那火炮準頭的問題,于是將軍命令大船后退,然后小艦分散快速登船,躲過炮火后搶奪對方艦隊控制權。”
這件事蘇葉當然知道,宋將軍在信上寫了詳細經過。
以往別國船只配備的火炮型號,射程最高不超過1海里,而這次的則完全不一樣,差不多達到13海里。
當時兩船隊相距差不多在1海里外,兩艘船直接被對方的火炮擊中,所幸準頭不行,一個炸在船身左側的鐵板上,一個落到桅桿上。
雖然后面修補這兩艘船花了點功夫,好歹沒完全報廢,不過也犧牲了幾十名士兵。
正開戰呢,士兵們自然要站到甲板上,這還是第一次,剛開戰就面臨這么大的傷亡。
所幸宋將軍沉著冷靜,立刻讓左右策應向對方開炮,然后從中間的船只開始往后撤,拉開一段距離。
如此一來,船與船之間就可以靈活掉頭,隨時躲開對方的攻擊,在確定對方的大炮雖然射程遠,卻準頭差,笨重不好移動炮口后,他果斷帶著一群人,趁晚上大霧,用最原始的搶奪站方式,登上對方艦船,不僅把對方一網打盡,順便還搶來了十二艘當時西班牙最好的艦船以及火炮。
這火炮經過大楚的匠人研究改造,已經解決了準頭不行,又笨重的問題,成為他們最好的船設火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