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艘巨船,擺開陣勢,是相當震撼的,尤其現在用的還是帆船,揚起來簡直遮天蔽日。
蘇葉站在船頭,也覺這一幕相當震動,這和那種鋼鐵巨獸是不一樣的,更加具有美感,以及一種人與大自然搏斗的勇氣。
船上比想象中平穩,也或許是出海的時節選的好,海上風平浪靜,船行只有微微震顫,比河面行船還要更平穩一些。
透過高高揚起的船帆,眺望一望無際的遠空,心境豁然開朗。
在船頭站了大半天,眼見太陽升高,陽光正好,越來越多的人走上甲板。
大家互相打招呼,來自五湖四海的口音,這一刻竟出奇的和諧。
“我是湖州人,第一次出海,還請兄臺多多照顧。”
“好說好說,我是第三次了,最遠去到阿魯,這次打算走遠一點,兄弟打算去哪啊”
“”
“我是販賣香料的,聽說那些海島上有不少珍貴香料,就想親自去選一選。”
“那你可是問對人了,我之前就遇到一個香料商人,他那里貨物很齊全,可惜我當時沒了貨物和他交換,這次正好也想換一些,到時你跟著我,介紹給你認識。”
“那太好了,感謝兄臺。”
“”
都是大楚人,出門在外大家會盡量互幫互助,團結起來,才能在之后和外商的貿易中,占據主動權。
現在結交的人脈,等到回到大楚,也用得上。
畢竟能進入這個船隊,又上這艘船的,就沒有一般人。
這時,有人注意到了獨自眺望的蘇葉,被她身姿吸引,繞到旁邊,見到她相貌,頓時驚為天人,結結巴巴道,“兄臺不像商人。”
蘇葉轉頭看他,微微一笑,“那你覺得我是什么人”
“呃,讀書人,”就這氣質,這相貌,說不是讀書人,有人信嗎
蘇葉笑著展開扇子,順著吹來的海風,一下一下扇著,“兄臺好眼力,在下姑蘇林墨玉”
此時的文人,無論寒暑,都喜歡手拿扇子,不是為了扇風,純粹是風度,裝蒜來著。
蘇葉額,她裝的最好看最自然了。
來人一下子被震住,“原來是姑蘇城的解元,竟不想在此遇到您,失敬失敬”
蘇葉也有點意外,讀書人知道她的名聲不意外,海商中竟也有知道的
“在下也是姑蘇人士,曾讀過幾年書,奈何天分實在有限,”來人不好意思介紹道。
蘇葉恍然,這才對嘛。
而他們的對話,被旁邊人聽去了,頓時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們船上竟然還出現一位少年解元,且是姑蘇那等文風昌盛之地考出來的,太稀奇了。
再一打聽,好家伙,竟還是巡鹽御史家的長公子
這下,蘇葉未來的日子是真的熱鬧了,數不盡的人上門拜訪,竟沒一刻消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