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當年薛父還在簽訂的協議,薛家占據總收益的五成,三成歸族里出力的族人,一成用來撫育族內老弱孤寡,一成作為運轉族學的費用。
現在家產被薛蟠敗了不少,他們只能分四成。
薛寶釵爭不過族老們,只好答應下來。
最后薛家分得七十萬兩銀票,三個莊子和兩個鋪子,其余全都折算成銀子,分給了族里人。
至于這莊子和鋪子,是早年薛父準備給薛寶釵的嫁妝,早就記在她名下,族老們想搶都搶不走。
也就是說,薛蟠真正分得的,只有七十萬兩,這對于原本一個豪富之家來說,實在太少太少了。
別說薛蟠自己了,就是外人聽說后,都唏噓不已,覺得薛家人不厚道。
好歹當年薛父還在的時候,把家業發展到現今這個規模,功勞苦勞都有,怎么能欺負孤兒寡母呢。
現在人的觀念里,家業是田地,房產和鋪子,這才是真正保值,又能帶來源源不斷收益的東西。
因此薛蟠只拿到銀兩,是真的吃了大虧了。
薛寶釵當然知道,接受這個分法,自家是吃虧的。
但她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分完家,立刻遣散家中大部分奴仆,然后收拾行裝,打算一家三口去京城投奔二舅王子騰。
她行動迅速果決,即便薛太太還病著,寧愿帶著大夫出行,也不愿讓哥哥再留在這里。
對外只說找二舅舅管教哥哥,不能再這么敗家了。
外人聽聞,只覺這薛家姑娘果敢,是個聰明的,知道找舅舅庇護教導。
蘇葉站在碼頭邊的酒樓上,眺望遠去的船只,好奇詢問道,“這薛寶釵到底昧下了多少錢”
七十萬兩只是個幌子,薛蟠應該從那些鋪子里,至少提走了五六十萬兩。
但這僅僅是小頭,首先薛父作為大家長,不可能不存有私產。
也就是說,至少有一部分,是薛家族人完全不知情的,這些不會被賣,只會被薛寶釵掌握在手里。
可除此之外,他們這么多年攢下的呢,府里不可能真的一文都沒了。
“薛家原本就有六七十萬多萬兩,加上薛蟠弄來的,薛太太的嫁妝,差不多有二百多萬兩,另外那部分薛先生隱下的產業,我們事先查探出,至少有五十多萬兩。”
總共三百多萬的家業,薛家三人用,就是一輩子吃金吞銀都夠了。
且這次去京城,薛寶釵一定會采取措施,讓她哥哥吃夠苦頭,再也不敢隨意揮霍了。
蘇葉微笑,“是個有手段的。”
薛寶釵就是被條條框框套住了,只要掙脫那枷鎖,可真是叫人大吃一驚,有手段,敢想敢干,心也夠狠。
這年頭誰不在乎族人,偏她能輕易舍去,是個干大事的好苗子。
“公子,我不明白,她應該能想到辦法,為薛家爭取更多,為何妥協,急急忙忙上京呢”春來詢問道。
之前薛父去世的時候,薛家族老就沒占到便宜,讓薛蟠順利當上家主,肯定有王家和賈家在背后當靠山。
現在也一樣,雖然之前薛蟠的行為有點不妥,可只要薛寶釵及時補上,又何必鬧得這么大
薛家明面上的家產,加起來超過了四百萬兩,結果薛蟠只得了七十萬,可不是吃大虧了嘛
蘇葉微笑,“繼續待在金陵,薛寶釵即便想要代替哥哥執掌家業,又有誰能服她”
那些族老和掌柜個頂個奸猾,誰也不會把一個注定要出門子的小姐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