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會同意的,這次科舉舞弊案這么嚴重,一定涉及到魏家了吧,哦,還有二皇子,想來皇上巴不得盡快結案。”蘇葉意味深長道。
此次主考官是魏家家主魏宏良,在科舉舞弊揭發出來之時,想必已經第一時間被抓了。
在某些人眼里,魏宏良做的事,一定是二皇子徒昆指使的。
即便不是,他們也會和徒昆聯系上,才好把這位實際意義上的皇長子拉下馬啊
早在去年初,朝中就隱隱傳出請求立太子的風聲,有一些官員上折,要求立太子,好穩定國本。
雖然這件事被壓下去了,太上皇和圣上都沒有理會,但從那之后,立太子的呼聲一直沒有停過。
民間也有學子高談闊論,認為皇帝年紀到了,確實該立太子了。
這事雖然被壓下了,但朝中官員隱隱發現兩位帝王傳達出的不同訊息。
太上皇把五皇子帶在身邊教導,還在接見老臣的時候,讓他隨侍在一旁,偶爾還會考教他對政事的理解。
五皇子雖然只有十歲,卻自幼天資聰穎,還是皇后撫養半個嫡子,太上皇青睞完全說得通。
而另一邊,皇帝好似更青睞長子,這一年屢屢稱贊二皇子,派了不少任務給他。
二皇子完成的也很出色,讓朝臣們看到了皇長子的風采。
三皇子雖然也有了差事,可皇上有意無意忽略,兩兄弟比起來,二皇子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這是不是說,太上皇青睞五皇子,而皇帝想要立長子
如此一來,這次的科舉舞弊案就耐人尋味了,皇帝選擇魏宏良當主考官,是不是想讓二皇子拉攏新科進士
而某些人不愿意二皇子和魏家如愿,搞出的陰謀
當然,也不排除就是魏宏良自己貪財,監守自盜。
總之,不管前因如何,都已經牽扯到了奪嫡之爭,誰讓主考官是二皇子陣營呢。
皇帝肯定想保二皇子和魏家,畢竟他最近時常出入賢妃宮中,甚至還隱隱傳出要為安平公主選駙馬。
公主駙馬可也是最好的助力之一。
皇帝一共三位公主,十六歲的安陽大公主是皇后所出,十五歲的安平二公主是賢妃所出,兩人年紀相仿,皇帝卻越過了大公主,先提起二公主的婚事,這難道不是一個指向嗎
可以預見,之后的太子之位爭奪會越來越激烈。
而牽連甚廣的科舉舞弊案,最好盡快落下帷幕,時間拖得越久,變數越大。
很可能刑部上下,都被迫站隊,成為太上皇和皇帝手上博弈的棋子。
左大人和李大人聞言,對視一眼,都看到雙方眼里的沉重。
“你真的能找出來”左大人嚴肅發問,雙眼死死盯著蘇葉,想得到她的保證。
“當然,文風這個東西,想來你們明白,是很難改變的,我只要看一看他們會試答卷,再看一下現在寫的東西,基本能分辨出是不是他們自己寫的。當然了,這只是小手段,并不能作為證據,而我也不贊成你們屈打成招,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