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才成胸有成竹道,“今年各地災害嚴重,就連草原上也不例外,吃不飽飯,韃靼和瓦剌一定會南下劫掠,我是提前做準備,探聽清楚消息后,才好提前防備。”
那些送糧的士兵,聽到他這么說,當即承認,他們確實是帶著任務去的,探聽清楚韃靼大汗的計劃。
聞言,孟國忠和其他聞聲趕來的將領都相信了,雖然孟良覺得不對勁,這位陸才成完全不是那種高瞻遠矚的人,又怎么可能想到提前探聽消息呢。
但當時孟國忠信了,對自己莽撞的破壞了計劃,相當愧疚,自請領了二十軍棍。
那二十棍打得極重,當晚孟國忠就發起了高燒,好容易被軍醫救回來,之后一個月也總是反復,傷一直好不了。
孟良相當難過,為自己的不謹慎連累了父親,但孟國忠一點不怪他,甚至認為他做的對,發現問題及時稟告,這哪里有錯。
錯的是他不該失去理智,沒有去找將軍問清楚,就冒然行動,以至于好好的計劃,就這樣泡湯了。
說到底,是他這個副將對主將心存偏見,認為他外戚上位,志大才疏,不堪為主將。
因而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就炸,是他失職。
孟國忠愧得腸子都青了,可還是安慰兒子。
孟良此后一個月都沒有出去,在父親身邊悉心照顧,可無論他多用心,父親的傷一直反復,怎么也好不了,甚至有潰爛的趨勢。
他覺得軍醫的水平不行,打算去大同城內為父親請別的大夫來看看。
可等他進城沒多久,突然傳來軍情,韃靼部落襲擊大同城,城門緊急關閉,三日后韃靼騎兵退走,才終于打開。
這三日,任何人不得進出,暫時為防城內有韃靼奸細里應外合,打開城門,要求非士兵不得靠近,不然一律當斬。
孟良心急如焚,卻沒什么辦法,軍令如山,他又怎么會不懂。
好容易熬過三日,趕去城外軍營,卻發現焦土一片,軍營內死傷無數,而他的父親也犧牲了
講到這里,孟良忍住了哽咽,摸了一把眼淚,“我不知為何,就是懷疑此次的突襲,和之前的糧食運輸有關,于是為父親舉辦葬禮之余,還打聽了遇襲的全過程。”
怎么說呢,全程就一個巧字。
在遇襲之前,主將陸才成說是收到消息,韃靼要襲擊大同幾百里外的小鎮,于是帶人去設伏。
他把軍營里四分之三的人都帶走了,包括了大部分將領,只留下三人。
另外兩人在韃靼來襲時,竟然因為喝酒喝醉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士兵們沒辦法,只好去請正在養傷的孟國忠。
雖然背后傷口潰爛滲血,但軍情緊急,孟國忠毫不猶豫,立刻組織士兵防御并反擊,另外還派了人去叫回主力部隊。
他們還沒有走遠,此時趕回來,正好和軍營里應外合,包圍韃靼,興許還能大獲全勝。
然而傳令兵跑到說好的地點,竟沒發現一人,大軍去哪兒了
孟良諷刺一笑,“說是臨時收到消息,韃靼改變方向,去襲擊另外一座城,而他們現在趕過去,還來得及截殺,軍情緊急,他們來不及給軍營報消息,就直接離開了。于是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整整三天,數萬人的軍隊,不知所蹤,呵呵”
場上眾人皆驚,但凡不是個蠢的,都不可能聽不出他話中的含義。
這哪里是巧合,分明是刻意為之
孟良深吸口氣,壓下噴薄而出的恨意,“整整三天,父親帶著剩余的兩萬多人,苦熬了三天,既沒有等到主力軍隊回來,也沒有等到大同城內的守軍明明他們只要稍微一打探,就知道父親帶著士兵堅守住了軍營,只要再派出一隊人馬,就有獲勝的希望父親這邊損失慘重,韃靼那邊又何嘗不是他們擅長馬戰,可父親利用軍營的便利,設下種種陷阱,他們不得不放棄騎兵的沖鋒,選擇真刀真槍比拼。三天的持續戰,韃靼也人困馬乏,只要稍稍一使勁,就可以把他們全部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