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蘇葉已經擁有第一批這方面的人才,無論建多少所學校都不會缺老師,更不會卻生源。
能上學認字,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愿意呢。
只要學費不太貴,他們咬緊牙關也愿意送孩子們去上學。
再有宣傳部的安孟文會幫忙,爭取讓全大楚百姓都知道,新學校是教什么的,學會了就可以輕輕松松賺錢,不用下地干活,多好。
即便不能當官,也是無數百姓的追求了。
蘇葉有錢,已經多到數都數不過來,不需要朝廷支持,就能做到普及教育,那又有什么好猶豫的。
而這件事只能交給陳景軒,海島上的學校就是他一手籌建起來的,此時也是得心應手。
陳銘跟在父親身邊,知道他在做些什么,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然不會強求。
而他正好也需要大展拳腳的機會,以前在宮里,他一直小心翼翼,什么都不敢做。
現在有機會自己當家做主,萬分高興,也沒想過讓父親插手。
父子倆達成共識,都很滿意,決定盡快給兒子辦婚事,宋將軍可不等人。
宮外熱火朝天,宮里則要冷清的多。
太上皇知道蘇葉做的事后,頭疼不已,思考許久,還是讓夏金忠請她過去,借口是一起用晚膳。
“你真決定這么做不怕他們反客為主”太上皇嚴肅問道。
“有我在,他們沒機會”蘇葉認真道,“如果我的子孫不爭氣,被他們反超了,最后入主中原,也還是我徒家血脈,不是嗎”
最重要的是,他們出去,蘇葉要求帶著一整套教育體系過去。
也就是說,他們在外面,接受的也是華夏傳承了五千年的思想和文明,那就是同根同源。
大楚未來有可能不復存在,但華夏文化傳播的越廣越好,最好成為全世界都要接受的文化和思想。
學漢語,講論語,出口之乎者也。
嘖,滅國算什么,滅文化才有意思呢。
當然了,蘇葉也沒那么霸道,就是想華夏文化滲入到世界各地,所有人學習自己國家文化的時候,也接受華夏文化的熏陶,多好
畢竟他們可是講究和而不同,兼容并蓄,而不是排斥打壓,不是嗎
太上皇想不到這一層,見她堅定自信,也就不再勸了,只道,“等晟兒那孩子在天竺站穩腳跟,老四一家就交給他吧。”
倒不是對徒機心軟了,就是覺得徒晟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做國主也寂寞,他的那些兄弟過去與他作伴,全當廢物利用了。
“可以,”這不是什么大事,蘇葉同意下來。
見她答應,太上皇心里卸下一塊大石頭,開始關心起戰事來,“什么時候開戰”
“一月后吧,”蘇葉想了想,“糧草已經準備好,從周邊挑撥過去了。”
“兵馬也已經從大漠和西域出發,屆時我去與他們會合就是,”戚若道。
“戚家人要不要調來京城,大漠畢竟苦寒,”太上皇關心了一句。
“不必,”戚若緩緩搖頭,“他們要是想,自己會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