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培養,說不定真會成為上官婉兒那樣的人物,只是有一點,她的家庭是個束縛。
文官家庭出身,父祖和哥哥都是翰林,家里的規矩想來甚嚴,雖然教導她讀書了,可女四書女戒一類的,想必也要求熟記。
讓她打破這個時代以及家族加注在女子身上的牢籠,必定需要一番痛苦掙扎,最后撞得頭破血流,甚至和親人決裂。
那是她的坎,也是她成功道上的必經之路。
而那位紅衣姑娘就沒這些心理負擔了,在家中受寵,養成了無拘無束,無懼無畏的性子,敢想敢做。
她的家庭是她的后盾,有家族支持,加上本人雖然對朝堂那些潛規則不熟悉。
可偏就是這樣的人,最容易打破規則,直接橫沖直撞過去,在有人保駕護航的情況下,不會受傷,卻能順利打開局面。
而她蘇葉,和紅衣姑娘的家人,都會護著她的。
因此,這兩人都不錯,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一個有拼勁,一個思慮深,兩人都是不錯的苗子。
另外,蘇葉還發掘了幾個人,有一位穿胡服的姑娘是武將家的,身手不錯。
當然沒法和戚若等人比,蘇葉也沒打算讓她上戰場,而是打算組建女子護衛隊,或者女子禁軍
先以侍衛的名義組建起來,然后再慢慢發展成女兵也不遲。
那女子父兄和家族十幾個男子,都在宋將軍的軍營里,京城只留有女眷,她也是在京城長大,按理來說,會按照京城勛貴武將培養女兒的方式長大。
識得幾個字,然后教導管家理事,至于四書五經這些,是不教的,琴棋書畫也沒有,那是文官家庭會培養的。
賈母是這樣的典型代表,因此她對孫女的要求也是如此。
賈敏是賈家第一個學習四書五經,琴棋書畫的女子,這是因為她身為老來女,備受父母疼愛,要什么給什么,而她自己喜歡這些才習得。
之后賈母培養孫女輩的元春,就是按照賈敏的標準來的。
至于迎春探春和惜春,則放養居多,老師請了,能學多少算多少,不要求。
不過賈家姑娘們都是花魂,聰明伶俐,學得倒也有模有樣,但還是和林黛玉薛寶釵這種,在家中精心教養過的差了一籌。
京城教導姑娘大致就這兩種,當然了,武將中也有不教認字,只教管家的,比如王熙鳳娘家。
還有教認字,只讓看女四書和女則女戒,詩詞歌賦怕移了性情,不讓碰的,比如李紈娘家。
但總體可以歸類于前兩種,大差不差。
唯獨那姑娘是個例外,她母親是家里的表小姐,自小父母雙亡,投奔舅家。
舅家一視同仁,把她和家里的少爺一起教養,武將世家的教導,就是習武健身,修習兵法。
她母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之后嫁給其父,生下女兒,當然也是如此教導女兒的。
因此那胡服姑娘是個當女將軍的料子,不管怎么說,拉起一支女侍衛是沒問題的。
把幾人名字記下,等考完再看,考上了就順理成章攏到身邊,要是沒考上,也有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