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的不僅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么簡單,還有大多技藝都講得高深莫測,需要時間去悟去理解,和后世那種把知識講透了,嚼爛了灌輸給你完全不一樣。
這個時代的師傅估計很難理解,后世老師絞盡腦汁就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學會。
他們講了,學生不懂,那就是學生資質差,不適合這行,換個資質好的就行。
而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真正的資質好又能有多少
因此他們收徒不多,學習全靠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此,他們的徒弟從跟在身邊學開始,沒有十幾甚至二十年出不了師。
蘇葉現在就是逼著他們,把以前高深莫測那套改掉,最好幾年就培養出一批可以實踐的醫學生。
世上不缺聰明人,尤其這些混在太醫院當差的人,智商情商都不差,只要真心想找人來分擔自己沉重的工作,就一定能想方設法的讓學醫變得簡單點。
有時候不是告訴他們怎么做更好,他們就會遵守,而是逼著他們不得不改變,自然會學著積極主動了。
等到醫學方面的部署也有條不紊展開,其他學科的考試逐一落下帷幕。
海島培養的人才,經過這些考核,分之一進入官場,大部分安排去了專業對口的新部門,剩下一些則進入朝堂。
對于這些通過“奇淫巧技”考上來的人,官場眾人充滿了鄙夷,甚至連女官都不如。
他們處境艱難,一直坐冷板凳,無論想干什么,都處處受限。
甚至御史臺天天上折子抨擊他們,理由五花八門,就連看見上官不打招呼這種私下行為都出來了。
蘇葉留中不發,冷眼旁觀,只待時機來臨,一舉打破這種僵局。
這個機會很快出現,戚若這幾個月攻打吐蕃,一路勢如破竹,目前已兵臨格桑城下,就差最后一步。
原本一切都很順利,誰知松德贊普竟想出一妙招,請出活佛為其保駕護航。
吐蕃佛教盛行,分五大教派,光登記在冊的僧侶就有四萬七千多人,這還不包括在家修行的,以及信仰佛教沒有剃度的。
可以說,在吐蕃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這也就意味著,吐蕃的政體和宗教密不可分,贊普通過佛教來治理吐蕃,而教宗也相應的制約贊普的權利。
這一任松德贊普不是個能干人,平庸之輩罷了,但他有一點讓五大教宗滿意,他虔誠信佛,從小習佛法,中年梯度出家,權利都下方給下面的人,自己一心一意念佛。
他的壽命也長,快七十歲了,依然健碩。
因為他放權,五大教宗有機會掌握更多權利,可權利就那么多,五個教派爭,誰贏了能獲得更多信徒,掌握更多資源和利益。
漸漸的,爭奪逐漸頻繁,從最開始的小有摩擦,變成五大教宗大亂斗,吐蕃一度陷入內亂當中。
此時,有一位活佛橫空出世,他天生慧根,帶有宿世智慧,被看作佛祖在凡界化身。
從會說話就開始念經,成年當日給信徒講經,佛光普照,洗精伐髓,超脫世俗。
目前活佛已經四十有八,依然是剛成年時那副年輕俊逸的模樣。
也就是說,從那天開始,他從未老去。
這人不是活佛,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