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眉毛一挑,這個他不會就是凱斯奈爾將軍吧
很有可能
她大致推測一下,這筆記本經過兩個主人后,到了波拿巴手里,他看過后,想要得到這批寶藏,可當時情況不容樂觀,他必須跑路,于是委托給兩個信任的手下凱斯奈爾將軍和奴瓦蒂埃全權負責。
凱斯奈爾將軍作為臥底一般的存在,又位高權重,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不能做出任何不合時宜的舉動。
因此負責的只有奴瓦蒂埃一人,他是明面上的雅各賓派,但也一直隱藏的很好,誰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哪。
在整個巴黎,可謂是狡兔三窟了,因此負責調查此事。
經過研究,他發現一些線索,可同時,也意識到,原本堅不可摧,所向睥睨的皇帝陛下,也有失敗的一天。
他對這次的反攻信心不足,對陛下更是生了二心。
想獨吞這筆財寶,于是在行動前打著探索的名義,前去柯西群島,其實就是不想參與。
等到行動結束,要是皇帝陛下重新統治這片土地,他就攜帶找到的寶藏歸來,獻給陛下,絕對是大功一件。
如果沒有成功,那他將會帶著寶藏離開,去別的大陸重新開始。
凱斯奈爾將軍不知道是否覺察了他的小心思,總之破壞了他的計劃。
這讓奴瓦蒂埃非常不高興,正好他是明面上的叛徒,就借著他出入圣雅克街俱樂部的時機殺了他,借口鋤奸。
只要他不被抓,波拿巴那邊就不會認為是他殺的,只以為是其他不明真相的波拿巴黨人干的。
畢竟他是知道凱斯奈爾將軍身份的,而他在皇帝陛下面前,一向表現得忠心耿耿,自然不會被懷疑。
原著中,他也確實沒有暴露,還在波拿巴暫時掌權時,利用自己的身份,保住了身為保守黨的兒子。
等到波拿巴失敗,他的兒子又成了他的保護傘,甚至還步步高升。
父子兩打了一個完美的配合,一個冤枉男主唐泰斯,并把不利于自己和父親的消息,轉化成對國王陛下的效忠,進而獲得信任。
一個在波拿巴面前表現忠心耿耿,以至于他的兒子沒被清算,還能保有原本的法官位置。
只是現在出現意外而已,多了蘇葉這個變數,讓一切都改變了。
原著里提到國王對凱斯奈爾將軍的信任,也就是說,丹德烈并沒有找到那些要命的文件,凱麗夫人巧妙的攔住了丹德烈先生的搜查,或者衣柜后的保險箱并沒有被找到。
可原主死了,凱麗夫人大概沒辦法處理這些爛攤子,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波拿巴臨時掌權之際,把東西交上去,然后回到英國生活。
在英國,她要非常低調,不然等路易十八第二次復辟,對她可不會輕易放過。
期間沒有人在乎凱斯奈爾將軍的死亡真相,丹德烈先生也只找到疑似兇手的線索,卻抓不到真兇。
現在奴瓦蒂埃被抓,他的身份是確定的,而他殺凱斯奈爾將軍是事實,因此即便他說凱斯奈爾將軍是假意背叛,國王陛下也不會相信。
即便有疑慮,將軍都死了,國王就得把這人立為表率,以便安撫他手下的軍隊,以及那些投靠他的勢力。
所以奴瓦蒂埃不會把目標放在對付凱斯奈爾家族上,他也不可能背叛波拿巴,他兒子還在呢,即便皇帝流亡到海外,依然有大批的追隨者。
他要是敢背叛,等待德維爾福的下場,就是真正的鋤奸行動了。
既然不能用背叛的方式保命,那他就要為兒子考慮。
那筆龐大的寶藏,他肯定想留給自己,所以蘇葉猜的不錯的話,他一定制造了一本假的,用來迷惑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