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被人撈出來看過,并隨意扔在箱子里,難免磕了碰了。
蘇葉嘴角抽抽,雖然知道這些專門人員,不可能發現不了雕塑里的秘密,可對文物這么隨意,真的好嗎
大概是好吧,畢竟他們不在意這些文物代表的含義,就意味著也不會在意蘇葉是不是走私這些,交了錢就能把東西取走。
巴爾隨意看一眼,取出賬本,裝模作樣念道,“二月七日,繳獲雕塑四十個,罰金五萬法郎。”
蘇葉會意,取出一大袋金幣和一張五萬法郎的支票。
金幣當然交的是走私文物的錢,可緝私隊不會記錄,記下的只有雕塑,畢竟真的查出走私文物,哪里能被贖回去
“不錯,”巴爾滿意,讓蘇葉簽字畫押。
看在她爽快交錢的份上,巴爾還透露一個消息,“今天下午,有巴黎來的人悄悄檢查這批貨物。”
蘇葉知道,是厄德弗蘭克派人來了。
這位警察署副總監先生精明狡詐,即便和阿奇爾合作,也不可能讓自己處于下風,必定會想方設法抓住阿奇爾等人把柄。
介于阿奇爾曾經雅各賓派黨人身份,他會懷疑這批貨物有問題也正常。
而蘇葉特意送到緝私隊走一趟,就是為了在明面上過一道手續,留下檔案,走私的確實是文物。
整整三千五百萬金幣取出來,不可能不引起注意。
等之后波拿巴黨人拿出金幣購買物資,路易十八派人一查,就會知道,金幣是從巴黎各大銀行光明正大流出來的。
取錢的人相貌不一,拿的都是沒有任何標志的即付憑劵。
這也就算了,提前沒覺察,錢都取走了,再來追究也找不到任何線索。
但那么大一筆錢,到底如何運走的,總不可能也無跡可尋吧
那么走私線就不得不查,而蘇葉的文物走的雖然是這條隱秘線,結果卻意外在緝私隊留下證據,確實是文物。
其實簽字時蘇葉就發現了,那是疊在一起的兩張紙,上面寫的是贖走雕塑,其實下面應該是承認走私文物的認罪書。
這是緝私隊慣用伎倆了,要是被人發現,他們就會說,其實緝私隊已經查出走私物,甚至讓罪犯簽字畫押,只是走私犯實在太猖獗,竟然直接把人劫走,把東西搶走。
他們進可攻退可守,只要制造一些混亂假象,就可以掩蓋自己中飽私囊,名為緝私,實則強盜行徑的罪過。
正是因為這樣,蘇葉才特意算計讓貨物在緝留下證據,之后無論怎么查,她走私的都是文物,而不是金幣。
這樣就沒人懷疑她了。
所謂的緝私隊倉庫安全,為的也是讓厄德弗蘭克的人檢查方便,好為她作證罷了。
現在查也查完了,證據也留好了,自然該運走,繼續走私的假象了。
緝私隊收了錢,果然很盡職盡責,幫忙把雕塑合上,箱子蓋好,運到馬車上去。
半小時后,馬車隊浩浩蕩蕩來到港口,取名波西號的新帆船已經靠岸,蒙恩帶著十五人下船,幫忙搬運。
經過半晚上的忙碌,在天空破曉之前,波西號啟程,取道里那不勒斯,靠近厄爾巴島。
花費三天時間,停靠在費拉約港。
停靠當晚,蘇葉讓蒙恩等人在船上等著,自己一人上岸,在港口見到一位身著軍裝的五十多歲男人,面容剛毅,神情堅定,手上還拿著一份馬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