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有一個猜想,普利茅斯來了大人物,且此人至關重要,不能出現任何閃失,所以才如此戒備,到底是誰呢
夜晚,蘇葉熄滅燈火,派出微米機器人,去碼頭另外一邊拍攝。
那里停靠著一十艘軍艦,且里外都戒備深嚴,軍艦外圍有游艇來回巡邏,港口也有士兵站崗,人是進不去的。
但微米機器人很小,只有指甲蓋那么大,行動又相當迅速,加上大晚上光線昏暗,不可能被發現。
而她這里,可以通過清晰的視頻觀察拍到的畫面。
微米機器人從游艇上士兵的頭頂穿過,直接進入一艘軍艦,快速搜索一圈,發現都是真槍實彈的士兵,另外大炮也準備好,有任何異動,可以炮灰轟炸。
這艘船最高長官是少校,并不是蘇葉要找的人,驅使機器人往另外一艘軍艦去。
這艘靠里面一點,外表和其他艦艇一樣,可內里大不相同。
看著那裝修風格,蘇葉眼一瞇,“神圣羅馬帝國”
船上有一標志,是屬于神圣羅馬帝國的,所以這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的艦船
說起來有點拗口,但稍微解釋一下就清楚了。
神圣羅馬帝國前身是羅馬帝國,在1157年改為神圣羅馬帝國,直到1512年因為德意志民族意識崛起,又改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羅馬帝國,直到1806年。
而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其實就是神圣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弗蘭茨一世,在和波拿巴的戰爭中,一次次被打敗,在1804年稱奧地利皇帝,后在1806年放棄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稱號。
另外,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維也納會議中的組織者。
這個維也納會議,在1814年9月到1815年6月期間召開,其內容是處理波拿巴戰敗后的歐洲統治問題,其本質就是維護歐洲舊王朝和封建統治,分割歐洲領土,防止波拿巴黨派卷土重來。
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是積極分子,相當厭惡立憲制度,對波拿巴恨之入骨。
如今波拿巴再一次掀起波瀾,他會出現在英國港口,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是,這個節骨眼,他不在自己國家主持大局,跑到與法國僅一個英吉利海峽相隔的普利茅斯,是相當冒險的行為。
要是對面的布雷斯特直接攻過來,他很可能交待在這里。
而不意外的話,他是堅定的反波拿巴黨,目前,維也納會議進行的差不多了,奧利地帝國屬實獲得了一大塊蛋糕,不要出現波折,親自過來英國會盟,說服英國參加第七次反法同盟也說得過去。
而他不去倫敦,也能解釋得清,倫敦畢竟是英國首都,誰知道那里潛藏著多少法國間諜
即便瞞住了他們,萬一碰到本是英國人,卻是堅定的革命黨呢
在這些守舊勢力眼里,新黨就是一群瘋子,總是會弄出一些瘋狂的行為,比如自殺式襲擊
而英國方面,也不怎么想在倫敦接待這位奧利地帝國皇帝,聯盟勢在必行,他們怕這位在倫敦出事。
要是弗蘭茨一世在倫敦死了,國際局勢將變得撲朔迷離,波拿巴很可能趁機抓住漏洞,破壞第七次反法同盟。
因此秘密會盟最好的地方,就是港口了,要是遇到危險,他們可隨時乘坐自己的軍艦離開,而英國只要保證他們在普利茅斯的安全,一旦離開港口,就不歸他們管了。
于是這個港口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由軍艦層層把關,不允許任何船只靠近。
另外一部分用來停靠其他船只,無論進來多少,統一扣下,既不允許下船活動刺探情報,也不允許他們把消息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