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未來什么時候到來
在這之前,最先到來的,會不會是疾病,災難,戰爭
蘇葉關在書房沉思良久,最終把那些所謂大刀闊斧,能帶來經濟價值的計劃束之高閣。
她認為有利的,未必是現在這些人需要的,想要的。
她覺得自己是帶著解放后的農民們發家致富,可或許,在他們看來,只是讓他們更辛苦,更勞累了吧。
就這樣吧,讓一群習慣了的人,去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無異于打碎骨頭重組。
那很不人道,很痛苦
但蘇葉也不是什么都沒做,她在嘗試一點點改變。
原本農莊的管理模式,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大家一起工作,每天干一樣的活,按季節播種收割,由管理人下發每一天的任務。
農民們不需要思考,只要按部就班執行。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愿意學習新式的播種方法,不愿意學習使用新的機器,哪怕管理人強迫,也會在背后偷偷給你搗亂。
蘇葉直接把土地拆分,愿意學習的人自己出列,領取一塊地自己玩去。
等到他那塊土地產出量比把別的地大,依舊按平均值付地租。
是的,平均值
蘇葉新糧種,教導新方法,配備新機器,收回來的糧食和其他土地上的一樣。
如此,他自己就多出了不少糧食,比分配給其他人的,至少多出一半。
不患寡而患不均,見別人獲得多了,自然有人眼紅,于是第二年,向代理人索要單獨耕地的農民就更多了。
漸漸的,原本平平整整的土地,被拆分為大大小小不等的方塊,農民們按家中勞動力人數承包。
除了耕地,還有蔬菜,和牧場,都比照這個方法,修改后使用。
剛開始一兩年,效果不明顯,可四五年后,莊園的整體收入比十年前多了近分之一,這還是在農民們平均收入上漲兩倍的情況下實現的。
如此,莊園實現正收入,并每年的盈利都在增加,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數額。
與此同時,她的大規模釀酒計劃也泡湯了,大部分土地都承包出去了,種什么,怎么種,都不歸她管。
到目前為止,除城堡二十俄畝范圍內的土地,其余全部有了歸屬,簽約期限最短的,也有六年之久。
而蘇葉現在可隨意支配的土地,就剩下城堡附近這二十俄畝,有一半是山林和湖泊,剩下的一半是園林景觀,草地,還必須留出一部分,種植各種蔬菜,以備城堡和食堂需求。
哦,當初那個免費食堂,不要錢的黑面包已經不見了,農民們有錢了,確實看不上了。
但一盧布六個的乳酪面包和一盧布個的夾肉面包賣得非常火。
這些人秉持著以往的習慣,能不開火就不開火。
當然了,這樣買著吃,確實比他們自己做更省事省錢,味道還相當不錯,畢竟是經過蘇葉改良的,就連她這么刁鉆的口味,偶爾也會想嘗一嘗的存在。
面粉,蔬菜,肉和奶酪,都是農場自己的,所以即便食堂賣的便宜,蘇葉依舊沒有虧本,甚至每年這家食堂還能盈利兩千到千盧布不等。
且創造了十幾個崗位,順便培訓了幾十位面包師。
也不是所有農民都不向前看,有代理人這個現成的例子在,他們知道可以讓孩子們學點東西,未來才能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