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挑眉,“那看來我得重新為基拉物色人選。”
“不必,”卡列寧頓了頓,輕嗤了一聲,“好戲還在后頭。”
蘇葉見他這幅胸有成竹的樣子,頓時起了興趣,“沙皇做了什么,讓奧地利國王默認支持喬治大公”
不然哪怕尼克勞斯侯爵是個憤青,也更愿意支持他,而不是身份天然敵對的喬治大公。
“和捷克的戰爭不插手,”卡列寧道。
這算什么交易俄國和捷克本來就隔著好幾個國家,想插手也沒有理由啊。
何況捷克不是他們奧匈帝國的聯盟嗎什么時候鬧翻了
“年前,捷克因不滿利益分配,以及邊境問題,隱隱有和他們鬧翻的趨勢,但因為軍事實力有限,只能隱忍不發,加上他們內部問題,起義不斷。沙皇打著支援斯拉夫人的名義,給捷克內部的斯拉夫民族送去一批物資,其中包括武器在內,最后都流落到邊境守衛軍手里。有了武器,戰爭升級,能不能打起來,就看捷克掌握的武器夠不夠多。”
兩人同坐一輛車,趕車的是根那,卡列寧不擔心被聽到,給蘇葉解釋。
這原本是政府內部的消息,一般不往外透露,但他卻毫不猶豫告訴了蘇葉。
“而多少的決定權掌握在沙皇手里,”蘇葉恍然,“兩國邊境不穩,是俄國在搞事”
卡列寧搖搖頭,“不,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國,波蘭,法國都摻了一腳,我們也只是煽動起義而已。”
奧匈帝國的聯盟,對俄國是威脅,對周邊其他國家就不是嗎
奧地利和匈牙利占據主導,其他幾個小國加入,但因為奧地利的強勢,更多利益向它傾斜,匈牙利必然是不滿的,因此偷偷煽動小國情緒,想要在隨后的波動中,取而代之,成為主導者。
而其他國家更不想他們的聯盟牢不可破,現在又不是戰時,組個軍事聯盟到底是為了防誰
歐洲這片土地上,國家太多,各國實力不均衡,資源分配也極度不平均,加上意識形態的不同,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歐洲,而他們自己也不想統一,各自為政就很好,實力上來了,就吞并周圍地盤,看到別人聯盟,也害怕被吞并,勢必想方設法打破聯盟。
“這么說來,即便俄國不支援武器,其他國家也能吧”蘇葉道。
“是的,所以奧地利需要用一個個利益交換,達成和各方協議,”卡列寧道。
說白了,他們聯合起來搞了一波事,拿到利益才會撤退,而俄國要的利益,是喬治成為列支敦士登的大公,好控制這塊地盤。
換作之前,奧利地不可能答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但此一時彼一時,還是解決和捷克的爭端比較重要,反正喬治本也是繼承人,即便他們插手,也少了名正言順,現在只不過是互換不插手而已。
而喬治亞娜王后雖然是奧地利人,和奧地利國王的利益并非一致,她要的是阻止情敵母子上位,在奧地利放棄尼克勞斯侯爵的前提下,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喬治大公。
“好吧,你這兩天不在,就是代沙皇去談判了”
卡列寧微微頷首,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解決起來很容易。
蘇葉默默豎起大拇指,好一個四兩撥千斤,國家之間的利益交換,就被他這么輕松拿捏了,真不愧俄國最年輕的政治家,不服不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