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原來情節還可以有這樣的走向轉變。
蘇葉曾聽過一個說話,創作并非作者絞盡腦汁構造虛擬情節,而或許是某個世界在你腦海中的投影。
她不知道平行空間是否存在,但這一刻她相信,昨晚夢見的一切,就是真實發生的。
她已經迫不及待把那些場景都通過文字描繪下來,帶讀者走進又一個真實而驚悚的偵探小說世界。
起身,隨意披上一件外衣,拿著紙筆來到陽臺,迅速的寫下一段文字。
隔壁原本在看書的卡列寧見她起床不洗漱,不吃早餐,竟直接開始寫作,頓了頓,下樓拿來一份簡單的牛奶,面包和雞蛋。
蘇葉沒有推辭,右手不停歇的書寫,左手空出來拿食物,沒多久就吃下了所有食物。
胃部有了食物填充,她更加精神,一寫就是三個小時,直到上午11點才停下。
不是她沒靈感不想繼續寫了,而是和馬克西姆約好,一起共進午餐。
且昨晚來的客人他們認識,馬克西姆見到熟人,非常高興,強烈要求對方一起,蘇葉自然不能失禮。
用了半小時洗漱打扮,出房門時差不多11點40,午餐地點定在了小溪邊的山坡上。
馬克西姆特意安排人搬了桌子過去,并把昨天鎮上運送過來的所有食物都用上了,打算請全村的人一起享用。
不過幾天功夫,他和村民相處和諧,喜歡男人們的隨性,草地上躺著曬太陽吹牛聊天,一趟就是大半天。喜歡女人們的熱情,興致勃勃的聽她們講一些人盡皆知的八卦。也喜歡孩子們的熱鬧,甚至會和他們追逐打鬧,拿出工具,制作木工玩具,哄得孩子們一口一個西姆后,得意洋洋向卡列寧炫耀。
似乎這時,他是一個孩子,活在童年里無憂無慮的孩子。
馬克西姆和卡列寧是沒有童年的,從小失去父親,母親軟弱的情況下,他們每一天都活得戰戰兢兢。
馬克西姆敏感,卡列寧沉默而努力,兄弟一人長大后,變得比其他人都優秀,但似乎從未體會過快樂。
從妻子去世后,馬克西姆更是長年迷茫憂郁,整個人失去活力。
現在這樣,反倒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彌補一點點童年的缺失。
因此卡列寧即便不喜歡打打鬧鬧的氛圍,也從不阻止,更不會拒絕參與,影響兄長的好心情。
他們抵達時,村里人已經來齊了,就連謝爾巴茨一家都到了,馬克西姆熱情地和每個人聊天,笑容洋溢。
見到弟弟和未來弟媳到來,他當即拉著人介紹,“這位是謝爾巴茨少爺,陶麗小姐他們的兄長。這兩位是他的好朋友,奧博朗斯基和列文。”
蘇葉有點意外,文中謝爾巴茨少爺大學畢業后成為海軍,在巡邏時意外落水身亡,具體時間不明,不知道是在這之前,還是之后。
緊接著,她就聽到馬克西姆介紹,“他之前掉入海里,救上來時奄奄一息,肺部出了很大問題,所以來這邊休養。奧博朗斯基和列文是他的好友,陪他一起來,而謝爾巴茨家其他人,也從慕尼黑轉到這里,陪伴生病的家人。”
懂了,蝴蝶效應產生,謝爾巴茨少爺面臨同樣的命運落水,但幸運留下一條命,是件好事。
“哦,你看,里弗夫也來了,我們都知道,他是沖著娜塔莉亞小姐來的。他身邊那位,你們絕對想不到是誰”馬克西姆神秘兮兮道。
卡列寧掃了一眼,“利亞姆”就是原本那個相親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