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袍衣袖難掩瘦弱,太史公枯瘦的右手執筆點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一卷卷竹簡寫就不朽史書。
墨點與水跡暈染在絹布地圖上,水墨交融之間,三國鼎立之勢漸漸成型。
水墨在絹布上暈染成了水鏡,水鏡中飛速閃爍著人像。
頭戴綸巾的智者手持羽扇,言語輕松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美髯公手持青龍偃月立于陣前,文臣武將兵士謀主飛速閃過。
而隨著漫長歷史長河的衍變,創造文明之人又何止堂上之人
水鏡中兀地出現一片竹林,翠玉叢林中名士衣袂飄飄,放浪形骸,只聽得泠泠七弦琴聲起,一曲廣陵成絕唱。
琴
琴聲穿透竹林,水鏡變換成了激蕩的清流,曲水流觴,映照出執筆揮文弄墨的瀟灑人影,龍飛鳳舞,寫就千古行書蘭亭序。
書
清泉流水穿越崇山峻嶺,砍柴人誤入棋局,觀棋不語,只見黑白兩子對弈間如兩軍對壘,大龍游走廝殺。
棋
黑白雙子于棋盤上化成交織的水墨,山水暈染之間,青綠交疊,畫院走出的少年天才泣血繪就千里江山。
畫
在這青綠山水之間,兩道人影分路而行。
畫面拉近,只見一人背負行囊訪名山大川,登高攀巖,朝碧海而暮蒼梧,探幽尋秘,不畏歧路,一步一手書,寫作徐霞客游記
地理
另一人縱橫崎嶇山野間,行萬里路采藥研方,搜羅百氏,窮究物理,考古論今,寫就本草綱目
醫藥
青綠江山圖的畫軸卷起,再徐徐展開,已經與那風景畫卷截然不同
長長畫卷上,是小橋流水,城樓橋梁,車水馬龍,無數小人活動著,這是一副市井生活風俗圖卷清明上河圖。
仔細一看,可見城郊有農田播種,漕運河道邊有纖夫牽拉,船夫搖櫓,街市上有叫賣小販,行腳商人,官家轎子行于坊間,市招旗幟迎風招展,三教九流皆匯此地,人流如織。
士農工商
洛昭執手造夢間,天文地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數理醫藥,刑律科學一切文明的創造者輪番出現,飛速而過。
洛昭手指一點,最終的畫面停滯在煙火盛放,不眠之夜。
在夜色中見巨大的廣場上擠滿了人,密密麻麻,不知等待著什么。
隨著天色既明,金黃色的琉璃瓦與深紅宮墻出現一道光影。
慷慨激昂的奏樂聲響起,一抹鮮妍紅旗迎風而起,與東方大日同升。
中華大地錦繡壯闊的五千年,由華夏人民的雙手創造。
古老的華夏文明從來不是只有英雄與人杰的史詩。
文明自人而始。
卷壹風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