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正的心傷,卻不是從外面能看得出來的。
“父皇,兒臣聽說,汝寧妹妹在前些時候,獨居府中,想要跳井,所幸被人救起,后來又幾次剪發,要出家為尼……”
“嗯!”
朱元璋悶哼了一聲,短短幾個月,兩個駙馬爺,兩個女兒,說實話,這也就是天家,換成尋常人家,早就鬧翻天了,哪個父親能承受得住?
“父皇,饒了臨安妹妹吧,給她一條生路,兒臣求父皇了。”朱標眼中含淚,他還不知道,臨安公主已經死了。
老朱微閉著眼睛,沉吟半晌,“你先養傷吧,一切都交給父皇來辦,放心!”
朱元璋安撫了兒子幾句,就從病房出來,柳淳在后面緊緊跟隨。
“你剛剛沒有多言,朕很滿意。”
柳淳苦兮兮的,我就算腦殘,也知道不能隨便說話啊,萬一朱標有閃失,你還不殺了我啊?
“太子太弱了!”
朱元璋突然冒出了一句,“這樣優柔寡斷,不行!”
柳淳哆嗦得更嚴重了,他情愿什么都沒聽到。
奶奶的,怎么越來越刺激啊?
難道是朱元璋改變了心意,要易儲?
顯然,不是這個樣子。
“李善長作惡多端,光是鹽稅一項,每年國庫就少了數百萬兩的銀子,田賦財稅,他留下了太多的漏洞,此人有大才,有大奸大惡,遺禍無窮!”
老朱的點評,還真是到位!
明朝財賦的制度,有很鮮明的朱元璋特色,發展到后來,弊端叢生,處處掣肘,許多改革家都把矛頭對準了朱元璋。
其實他們都忽略了一點,老朱固然是定規矩的那個人,但是給老朱提建議,并且真正落實的,卻是李善長!
包括胡惟庸,都是老李的馬仔。
“太子顧念兄妹之情,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如此下去,朕怎么放心把江山交給他?”老朱突然轉向柳淳,沉聲道:“你這幾日就陪著太子養傷,等他康復之后,立刻帶著他去蘇州。正月十六開始,你在蘇州整頓錢莊事務。朕要你把李善長的歹毒用心,悉數告訴太子,朕還要你教會太子,該怎么識別奸惡!”
朱元璋咬著牙,自責道:“是朕疏忽了,過去總是給太子安排儒生教導,那幫腐儒怎么是李善長的對手?怎么能看穿他的詭計!”
“這一次朕要給太子身邊放一個小狐貍,放一個更狡詐多端的奸佞,讓太子明白人心險惡,世道艱難!”
老朱的每一句話,聽著都有道理。
也確實切中要害。
可問題是,柳淳怎么聽怎么不對勁兒?姓朱的,你什么意思?說我是小狐貍,我說狡詐多端,是奸臣佞賊?
你這是把我當成了反面教材唄?
陛下,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啊,這萬一要是寫進實錄,我不是要受人唾罵嗎?柳淳四處觀察,看看有沒有記錄起居注的文臣,丫的別亂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