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兔崽子那么狡猾,他會死嗎?
或者說,他會一點沒有準備,就讓朱允炆弄死在伶仃洋?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瞧著吧!
早晚有一天,那小子會冒出來的。只不過當天下人都以為他死了,結果又死而復生,到時候不知道他該怎么面對天下萬民?
朱棣突然很想看到柳淳狼狽的模樣,那絕對是很有看頭的一出好戲。朱棣想著柳淳,嘴角不自覺上彎,跟在旁邊的朱栴心砰砰亂跳,救命啊!四哥不會又想出什么折騰自己的壞主意了吧?
可千萬別來了!我受不了!
朱栴這個小可憐,人被朱棣裹挾著去西安,而他的那份奏疏,則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飛速向京城而去。
柳淳比任何人都重視信息輿論,當他從云南返回,預告到不妙的時候,就在西北的沿途,安排了相當多的暗樁眼線。
而朱栴又沒有隱瞞,而是到處貼告示,所以很快消息就傳開了。
朱允炆不但殺害了師父,現在又向叔父下狠手。燕王朱棣本想自刎,卻被慶王朱栴攔住,慶王朱栴,質問天子,到底是什么用心,居然要骨肉相殘,叔侄反目?
以朱栴的口氣來寫,的確是效果奇佳,一下子淡化了朱棣起兵的色彩,還增加了朱允炆暗下毒手的可信度。
所過之處,物議紛紛,百姓沸騰。
大家伙都在問一個問題,新君到底干沒干弒叔的事情。假如他真的干了,繼位才幾個月,就殺了師父,又殺叔父,他還配當大明的天子嗎?
“我從這上面聞出了道衍的味道!”柳淳暗暗道。
朱高燧趴在上面,用鼻子用力嗅,夸張道:“我怎么沒聞到?道衍又不在父王身邊?”
“笨蛋,先生說的是父王跟道衍相處久了,學會了道衍的陰謀詭計,對吧?”
柳淳難得給朱高煦豎起大拇指,“行,腦筋沒有哭傻!那你說,接下來該怎么辦?”
“當然是去投奔父王,幫著他揍朱允炆啊!我都等了好幾年了!”
柳淳哼了一聲,“還是不怎么聰明,你們兩個現在就走,趕快從海路返回北平,幫你們大哥守著老巢!記住,沒有我的命令,不許起兵!”
朱高燧仰頭道:“先生,那要是我爹給我們下命令,你說該怎么辦?”
沒等柳淳回答,朱高煦就給他一拳頭。
“傻啊,當然是聽先生的,父王在西北,管不到咱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