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吾啞然失笑,“茹尚書,沒有什么該不該的,覆巢之下,玉石俱焚,老夫早就想好了,難道你還沒想通嗎?”
茹瑺深吸口氣,“茹瑺有死而已,沒什么好怕的,只是我擔心整個變法大業,還有……”
劉三吾擺手,“別怕,怕了就會心軟,心軟了,脊梁骨就軟了!”
老頭突然目中光華閃爍,他掃視了許多支持變法的官吏。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我輩讀書人從小就在念。何謂大道之行?老朽以為,先帝就在奉行大道,授田,抑制豪強,這是大道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變法均田,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服役,士農工商,人人納稅……國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不就是天下為公嗎?”
“千百年來,歷代儒者,都忘了自己的本分,忘了什么是真儒!兩宋以后,理學興起,士人手無縛雞之力,貪圖安逸,躲避責任,心中的家國天下,變成了顏如玉,黃金屋……崖山之后,又有多少人,入仕前朝?老夫就是其中之一,慚愧,真的慚愧!恨不能立刻去死!”
“到了今日,老夫希望所有讀書人都該好好想想,我們最初捧起書本,想的是什么。入仕為官,求的是什么!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誰都會說,可這八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伙可曾想過?”
……
老爺子的話,如同黃鐘大呂,炸響在所有人心頭,大家伙第一次從心底欽佩一個人。耄耋之年的劉三吾,宛如圣賢附體,一口浩然正氣,直沖天際!
隱隱然,這個老頭,居然比雄偉的奉天殿還要高大三分。
自兩漢以來,歷代儒者,何以能把持朝廷,跟君王共天下?難道就是靠著兼并土地,結黨營私,貪墨誤國嗎?
或許文官之中,有大半都是壞的,可歷代以來,總是不乏一些熱血之士,不避生死,用性命告訴所有人,何為真儒圣賢!
茹瑺帶頭,向劉三吾躬身施禮。
“朝聞道,夕可死!多謝老前輩!”
朝臣們排著隊,步入奉天殿,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行禮參拜,可很多人都微微歪著頭,不愿意去看上面的那個人。
更有人切齒咬牙,憤憤不平。
大殿上下,氣氛十分凝重,壓抑的讓人窒息。
朱允炆突然幽幽道:“燕王朱棣,慶王朱栴,舉兵謀反,罪莫大焉,朝中有人棄官逃走,意在投靠逆賊。一些朝廷重臣,更是勾結逆賊,心懷不軌,朕希望你們都想清楚,不管是誰,只要敢謀反作亂,就要誅滅九族,國法無情,朕不會客氣!”
果不其然,謀反從來都是大罪之中的大罪,十惡不赦。朱允炆以天子之尊,一上來就問罪,許多人都被壓住了,不敢開口。
可劉三吾卻是輕笑連連。
“陛下,老臣想請教,何為謀反?”
朱允炆掃了一眼,又是這個老貨,當初恩科的時候,就是他跳出來跟自己唱反調,還錄取了那么多柳淳的弟子,如今又是那些人,紛紛棄官逃走。這個老貨跟柳淳關系不淺,他就在京城之中,最大的毒瘤!
就算他不跳出來,也要拿他的皓首抵罪!